御制安定西躲碑
立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原在布达拉宫前,现已迁至龙王潭公园内,建有碑亭。
碑通高3.61米,宽1.04米,龟跃座,碑身高1.1米。碑额为石雕云龙图案,中题篆书“御制”两字。碑文以满、汉、蒙、躲四种笔墨雕刻,详细记叙了清政府派兵进躲安定准噶尔蒙古部落的情况。
据史乘记实,五世IT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与固始汗后代之间抵牾加剧,在权利妥协中,第巴桑结嘉措被拉躲汗处去世。蒙古准噶尔部捏词为第巴桑结嘉措报恩,派兵进躲,霸占拉萨,使西躲陷于杂乱、为安定准噶尔之乱,康熙帝于1718、1720年先后二次派兵进躲讨伐,将准噶尔部击败。为留念这一乐成,康熙帝切身撰写碑文,“镌勒昭地,以垂永久”。
上篇:
《国家地理》经典摄影作品广州巡展
下篇:
往最懂恋爱的中央结婚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