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商业背景声誉证案的思索
0 ihunter 2011/12
无商业背景声誉证案的思索
一、案情简介
1997年至1998年,广东一沿海都会某银行A分行(以下称A分行)为该市两家企业D团体株式会社(以下称D公司)和Y株式会社(以下称Y以司)开出了无商业背景声誉证共150笔。其中:为D公司开出元商业背景声誉证47笔;为Y公司开出无商业背景声誉证103笔。据统计,开证金额共3.3亿美元,到1998年止,A分活动上述两家企业共垫款19笔,垫付款项跨越4,500万美元。
D公司和Y公司正本是A分行的授信企业,A分行对这两家企业的授信额度每年分别在2,500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以上。1997年已往A分活动这两家企业开立的声誉证均可正常对外支付。但从1997年今后,因为这两家企业的运营状况开始下滑,效益欠佳,常常出现巨额盈余情况,因此无法支付声誉证项下的到期款项。为了应付声誉证项下的到期款项,这两家企业与境外受益人相互通同,接纳以新证套取资金冲销旧证款项的做法,详细操作是:银行开出声誉证后,若企业无法了偿该笔到期声誉证款项,则向银行请求一张新的远期声誉证到境外举行融资,即由境外受益人向境外银行办理贴现,并将贴现所得款项了偿前一笔声誉证项下的到期款项,议付行收到受益人了偿的贴现款后,即关照开证行排除前一笔声誉证下的付款责任,如斯轮回操作,滚动式开证。毕竟上,境外受益人并没有真正向开证请求人供给任何货色。因为要支付融资利钱,在滚动开证历程中,未付金额越滚越年夜。
直到1999年,该银行总行下达对无商业背景声誉证营业举行彻底清查的关照后,A分行才防止了对上述两家公司开立新的无商业背景声誉证,并对已承兑付款的开证未兑余额举行垫付,共垫款19笔,金额达4,500万美元。违规开证情况显露后,A分行构造了外调小组,对有关企业举行盘问拜访并落实资产保全手续,但因为融资金额年夜,资金的往向难以追踪核实。据了解,企业使用声誉证融资后,所得资金重要用于购买房地产、临盆设置装备摆设、炒股票、期货、用于投资建厂等用途。因为短期资金耐久占用,企业对声誉证的偿付本领得不到包管,给银行带来巨额的垫款危害。
二、案件特点及申明
1、不存在真实的商业背景滚动式开证。即新开立的远期声誉证均以冲销旧证为目标,以新证套来的资金了偿旧证,借新还旧,结束旧证营业。所以只需能开出新证,获得融通资金就能了偿到期声誉证,如斯循还频频,故匿伏性强,不易显露。在滚动开证的中心关键中,企业无需对外付款,因此不需要办理进口付汇核销,而开证行也无需为企业垫付资金,不占用信贷范围,临时粉饰笼盖了庞年夜的支付危害,但最终仍需由境内企业对外付款或由银行垫款。从内债管理及资金的用途看,着本性上是使用远期声誉证体例来变相举借内债,是一种违背内债管理的活动。
2、钻外汇管理上的空子,躲避羁系。据了解,A分行开出的声誉证金额多在300万美元以下,刻日多在90天以内,无需凭外汇局进口付汇存案表开证,因此躲避了外汇管理部分的羁系。
3、使用了A银行在对外开证管理上的马脚。请求开证的两家企业均为该行的授信企业,开出的声誉证全部为信贷部全额授信包管,无需交纳包管金,使银行承当了很年夜的资金危害。
另外,开证所凭的进口条约、承兑所凭的发票、装箱单、提单或货色收条等均为伪造,但因为境外受益人订定条约付行相对比较会合,且是老干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长处干系,所以频频临时难以觉察或听之任之,乃至危害越积越年夜。
以上违规案件的发作,究其缘故原因,重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外汇营业从业人员法制看法、危害认识淡保据了解,A分行国际营业部违规开证几年,金额庞年夜,不断未被发明,同时违规开证,还触及到国际结算、外汇信贷、管帐等部分,这些部分的包办人员对向导自发苦守,这从中反应出A分行的外汇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守法运营认识,危害认识不强。
2、有关声誉证羁系的法规不完竣。声誉证项下对外付款因为需要办理进口付汇核销,对声誉证项下商业进口的真实性可以较有效地监视控制,但对声誉证到期后不经由历程银行对外付款,不需办理核销的声誉证则难以举行有效羁系。
3、A分行管理轨制欠完竣,缺乏相互制约、羁系的机制,对远期声誉证没有有效地举行羁系。这重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l)国际营业部司理权利过于会合,缺管相互监视机制。A分行的外汇信贷科、国际结算科都属国际营业部。企业授信额度的获得以及声誉证的开出,在300万美元的额度内,只需由国际营业部总司理赞同即可。别的,外汇营业主管人员的岗位较牢固,据了解,A分行的国际结算营业部的总司理在国际部义务了近十年,使其违规活动难以被趁早发明。
(2)对单一客户没有审定外汇授信额度的最高限额。据反应,这几年来,外汇信贷部分的义务重如果催收逾期存款,很少发放新的外汇存款,对单个企业审定外汇信贷范围,对企业的授信开证额也没有实施范围控制。因为没有量化的目标举行总量的控制,所以招致A分行声誉证项下未付款项庞年夜,远远跨越了银行的接受力。
三、案件的影晌及教导
首先,因为企业运营不善,偿债本领缺乏,无法对外支付,并且因为开证的包管手续不完竣,给银行形成庞年夜的垫款危害。本案中,该分活动此垫付了4,500万美元的款项,直接激发了本身的内债危害,形成运营上的困难。
其次,使用开立无商业背景声誉证融资,套来的资金用在房地产、投资办厂、炒股票、期货等投资抢手,危害极高。这些做法理想上是使用远期声誉证变相对外举债的活动。根据中国人夷易近银行的划定:“商业银行对外开立1年期以上的远期声誉证属本钱项目;1年以下,3个月以上的远期声誉证余额纳进内债统计之内,但不占用外汇短期存款目标。”本案中,A分行绕过人行的划定,为企业开立90天以内的远期声誉证,举行短期资金融资,使用银行声誉使企业的境外融资得以展期,如斯频频轮回,短期融资,耐久占用,到达短债长用的目标。这种活动违背了我国使用外资政策,也倒运于我国的外汇管理。
别的,开立无商业背景声誉证,也为不法份子逃套汇、骗汇套利等守法活动供给了便利,重要地扰乱了我国经济的良性轮回。上述案件的发作,教导是深入的。这几年来,海内别的银行也时有发作类似的违规案件,这充沛申明我们的银行系统在内控机制培植上仍存在着亏缺点,增强对远期声誉证的危害管理非常急切。
首先,银行应实在有效地增强远期声誉证的危害管理,强化对远期声誉证的范例管理。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发起:
(l)控制远期声誉证的开证范围。应根据各级银行的资产欠债率、资金气力及声誉品级,设立其开立远期声誉证的总范围及权限,即单笔声誉证的最高金额和开证最长刻日。因为根据国际商业老例,正常的国际商业结算每每在60天内完成,如果跨越90天、180天,且金额较年夜,良多有借商业名义举行融资的偏向。所以,各级银行应严酷控制远期声誉证的开立,并建立响应的分级审批轨制,防止元商业背景的融资。
(2)严酷内部管理,统一授信轨制。各总行应建立和完竣系统内部管理和轨制,尤其是授信轨制。划定各级分行的危害余额,要求各分支机构照实及时上报远期声誉证营业的统计报表,以便增强内部羁系。同时各开证行必需严酷检察开证请求人近期营业的运营状况、资信情况、资产质量、欠债状况、偿付本领等,并参照信贷管理检察法式及轨制给每一客户核实一个开证的最高授信额度。在建立授权轨制的同时应思量相互制约,相互监视的身分,组成有效的羁系机制。授权轨制应与相干的管理轨制配套,对主管人员的授权应连系其管理水乎和本领,在授权的同时,应明白其答应担的责任。
(3)严酷开证请求,增强包管金管理。对远期声誉证必需落十足额包管金或接纳划一效能的包管步伐。包管金收取比率与进口商的资信、运营作风、资金气力及市场行情有着慎密亲密的干系。对危害较年夜的必需实施100百分乃至更多的包管金。对包管金必需专户管理、专款公用,不得提早支取或挪作它用。对开证人、受益人为统一法人或子母公司干系的,且开证频仍、境外受益人相对牢固的,应持盛大立场,严酷考核其真实性,开证时要求提高其包管金比例,落实有效的包管、典质手续,留意包管人的合法性、运营状况、资信情况、资产活动情况及包管典质的变现本领等。对企业不能付款的,严禁以新证抵旧证的体例开出新证,把理想垫款转为隐性垫款。
(4)增强对银行从业人员和羁系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各银行要会同外汇局、海关等部分增强对声誉证从业人员和羁系人员的培训,经由历程案例申明、钻研、讲座等形式,使其学懂并严酷实施国家的外汇、外贸、海关及银行等政策,认识国际商会的有关划定,降服自发竞争和实施政策的随意性。别的,还应增强职业品德教诲,加年夜内部稽查力度,对外汇营业主管人员实施轮岗制,以防止违规活动的发作。其次,完竣有关远期声誉证羁系的法规。经由历程法规来范例声誉证营业的活动。
(1)进一步增强声誉证项下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对使用无商业背景声誉证在境外融资,并以极度渠道在境外还款,无需办理核销的,应完成电脑化管理,完竣声誉证项下进口付汇存案表的跟踪管理机制。
(2)增强对声誉证营业的非现场羁系义务。现在因为外汇局对远期声誉证尚未有更为完竣的管理,用于非现场羁系的设置的远期声誉证营业报表也仍存在马脚,从报表上难以发明银行只开证不付款,滚动开证的做法。因此,应尽快完竣声誉证管理的各项轨制,改进现行远期声誉证营业的羁系报表,增加并细化报表的内容,使声誉证营业的非现场羁系义务也能发挥应有的感化,趁早发明匿伏的危害。

关键字:声誉证案的思索 声誉证案 无贸声誉证案的思索 商业声誉证案的思索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进口报关所需单证及要求
下篇: 倒签提单卖方承当什么法则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