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林轩,今年20岁,是在聊网(talkways.com)的创始人。网站致力于为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英语和获得更多视角的平台,目前正在内测调试阶段。从公司注册到现在有半年,已获得数位投资人的百万级投资offer,估值过千万。
最近有不少朋友都问我,作为90后,是如何开始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等一些问题,后来我想索性就写篇日志,可以给更多有同样梦想的朋友做参考,也算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为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长做一个小结。
我懂的肯定没有各位企业家和投资大牛多,不过我觉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独特的机遇和情况,有时最能帮你看清道路的不是已经遥遥领先或者到达终点的人,而是快你几步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来探讨,如果有我说的不对的地方,或者如果你有不同观点,请尽管用力使劲喷。但有一点请注意,这只是我创业以来的个人感悟,而非成功学。
在深入讨论前,我要稍微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因为之后会经常引用到。
我的项目叫在聊网,是一个在线英语教学的平台,美国名校在校生或毕业生注册成为老师,并填写非常详细的资料,中国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不同学校、专业和经历的老师,选择不同的课程,通过在线视频对话完成学习,然后支付由老师自己设定的费用,并对老师的课程评分,来督促老师的授课表现。
因为文化差异,美国的父母基本上都不会为自己的孩子支付全部学费,有60%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会有平均一万五千美金的债务(利息从毕业当天开始算),他们有非常巨大的压力在上课期间挣钱,所以愿意每小时挣取5到20美金来做视频家教。在中国,同质量的老师课时费要在这个价格的5到10倍左右。
虽然视频教学在某些方面不如面对面,比如互动性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是教学效果会被老师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质量弥补。另外,在你随时随地学英语的同时,还交到了和你兴趣相投的海外朋友,获得了更多视角甚至资源。
在中国做事,不一定是最好的就会被人选择
创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点子,而是指即使别人知道了你的点子,来抄袭你,你也能做的比他们好的原因。核心竞争力有内在的,你的能力和特长,比如你的技术特别厉害,而且在一个领域已经研究了很久,水平算是国内TOP10的;还有外在的,你的资源和渠道,比如你的大舅是某个大公司的高管,然后能成为你的第一个大客户(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帮盖茨签了第一大单)。
外在的核心竞争力经常是短暂的,因为你如果发展的不错,那么很快你原来有的资源就会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但是你可以靠它起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一般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摸索和积累,同时也需要不停的进步。如果你缺失核心竞争力,即使你是市场中的第一个,你的公司会很快被抄袭,然后被清出局。
有些年轻创业者会有一个想法(尤其容易出现在海归身上),觉得创业就是要证明自己,如果自己足够优秀,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在乎去“走关系”或者利用身边的资源,排斥了外在竞争力。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种想法,后来发现是非常错误的。创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成功,只有成功才能证明你自己,没人会记得比尔盖茨在初创时用了自己母亲的资源,但大家都知道微软的成功和盖茨持续了13年的世界首富。
我还记得之前在美国创业的一次经历。当时17岁,自己在做校报。学校不给我们赞助,印刷要自己筹钱,就做了广告位招商,整版广告的价位是400美金,后来我们每期都会有一个。但其实校报的发行量并不是那么高,每期1000份,拿到报纸的人很多都直接扔掉了,大部分读者也只是看看封面故事。
商家都知道这一点,但他们还是会愿意出400刀。这是因为作为美国政府极力保护的对象,公立学校是不能张贴任何广告的,所以独立的校报成了诸多企业可以平时在学校宣传的唯一途径。那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在校内宣传的途径呢?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很多美国高中的入口旁边都是有停车位的,我们学校有三个入口,每个入口两侧很近的地方都有停车位,这些大部分是给学生的(美国学生很多17岁就开始独立开车)。我联系到了他们,承诺了他们每月50刀,租他们的 “车皮”,就是他们每天早15分钟开车到学校,我在他们到了之后把一张大海报贴在车上,在他们放学之前把这些海报拿走,然后招租这个海报的位置。我把这个想法写成了简单的一页文档,发给了附近的公司,不到一周,一个在美国非常有名的网络驾校(driversed.com)的地方市场部门找到了我,并签下了在接下来一个月的广告合作合同。合同上写他们会给我2400刀,而我的成本,给司机的费用和印刷费加在一起只有300刀多一点。后来这件事情没有继续做,因为在Driversed要给我打钱的时候发现我当时没有绿卡,不能在美国合法做公司,不过我相信如果当时继续做的话,也许结果会还不错。
我提这件事情的原因是想说,我没有任何学历,公司没有正式注册,没有可见的产品,没有案例,连Logo都没有,仅凭一页的文档,就可以让一家完全陌生的大公司愿意跟我合作,并且给我一笔不小的钱。这是在美国创业的好处。
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回国之后带着这种美国态度尝试去做事情:我相信只要能提供最好的方案和产品,就会被人接受。但结果是我碰了很多壁。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次我在中国和新东方的某位市场高管讨论赞助方案,那人说:我相信你的方案对公司会有帮助,也的确是好的选择,但是在中国做事,不一定是最好的就会被人选择,还有太多其他因素,这就是中国。
其实我想可能我的很多朋友对这一点比我还要更清楚,我只想对可能和我一开始一样理想主义的朋友们说,其实这些都只是游戏规则,你既然想要赢,想要站在最高点,就必须遵守规则。
回归主题。在决定创业之后,你需要首先根据你的内在和外在核心竞争力来选择你创业的大方向,而且这两点最好要重合。如果你想不到交叉点,那就再接着想。因为青年人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很低,90后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在任何一点都一定要做到最好。而越往后越不容易做到极致,所以在一开始选择大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完美主义一点,找到真正最适合你自己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例子,内在优势:我在中国读书到小学毕业,在加拿大和美国读书到高中毕业,所以我有中美双重语言和文化背景;回国后我做过几个大的英语培训公司的讲师,包括培训总监的职位,对英语培训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我很喜欢设计产品,之前创办过两份报纸和两家公司,产品都是我自己负责,而互联网企业是最需要产品构思的行业。
外在优势:我有很多在美国名校的朋友,而且通过之前在美国成立的一个中美文化交流非盈利性组织,带领着一支由来自哈佛、斯坦佛这些名牌大学在校生组成的兼职团队。
其实很容易看出来,把这些条件都结合在一起,我创业的方向就已经出来了:一个在英语培训行业,着重利用美国名校团队和资源的互联网产品。
我相信,每个用心的人都会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条件不是因为幸运,更多是自己创造的机会。比如很多人会觉得我能有北美生活的经历就很幸运,但其实我小时去加拿大是因为父母的离异,是被迫的。而在离开北京之前,我对媒体非常感兴趣,在小学有办自己的报纸,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北京电视台还算个小明星。
去加拿大之后,自己的那股傲气和“京范儿”非常不招人喜欢,同时因为完全不懂语言,之前热爱的电视节目和报纸都不能再继续做了。所以后来我在加拿大的三年就选择了闷头学英语,为之后在美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一件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是福是祸其实都很难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做出最好的选择:逆境时踏实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强,顺境时发挥优势,获得更多机会。#p#副标题#e#
最初我和三个人还挥泪拜过把兄弟,现在他们都不在公司了
以上谈到核心竞争力都是以个人为主,但当你有了团队,他们就变成了你最大的筹码,你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你不会有太多钱去为大家提供资金报酬,所以一般都要用股份。股份让你的团队更有参与感,觉得在公司受到尊重,而且在公司发展顺利的情况下有长远利益的保证。不要因为怕有人分利益而吝啬股份,但是要尽可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最好在获得天使投资之前保持绝对控股。
上面说到过解决一个需求,你要想清楚什么、怎么、和谁这三个问题。但是当你要召集一支团队时,你要想明白第四件事,就是 “为什么”。
我自己的例子,在决定创业之后,我把我身边认为最聪明最有能力的人都弄到公司里了,核心团队最一开始包括我六个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六个走了四个,然后又新加入了四个,还是六人。一开始的时候,我和另外三个人还挥泪拜过把兄弟,现在这三个人都不在公司了。
一开始大家加入可能是为了一个好的机会,或者是能有一帮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我相信绝大部分考虑一起创业的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创业很现实,也很残酷。每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都会这么考虑自己的选择:我投入这些时间,是不是能学到东西,获得成长,在我的领域走的更远。所以在没有获得一定成功之前,对一个合伙人最大的保障就是即使公司黄了,他也不会亏,因为他获得了成长。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一项任务,而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那么他的工作状态绝对不会长久,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开始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然后就会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即使解决了短暂的矛盾,问题的根源还在,时间长了他最后还是会选择退出。
现在,我和合伙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因为他们在公司里面做的事情,就是他们最热爱做的事情。我们平常还经常一块打打英雄联盟LOL。
拉拢优秀的人才一定要像谈恋爱追姑娘(或者男孩)一样
确定了具体的方案之后,要制定执行计划,并判断在获得天使投资前要完成的程度。任何项目都需要资金,白手起家还不找投资……那你真的没的玩了。根据你对自己项目的了解,判断通过你现有的资源、人力、和经费能够做到的最好程度。
一般来讲,再粗糙的DEMO都强过纸上谈兵,而DEMO当然也是越完善越好。但问题是,完善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究竟如何选择,就要考验一个创业者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了。你要选择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这个目标的完成度也要能足够吸引未来的投资人。因为大家的项目和情况都太不一样,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儿,我没法给出一个万金油的方案,但是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对于90后来说,你的计划基本永远都会比实际情况差,所以在最一开始制定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保守保守再保守。我们优势是激情和拼劲儿,劣势是经验不足,做事不够稳重,容易过度乐观。既然知道自己的劣势,那一定要想办法主观的在一些决策上做出相对稳重保守的选择来弥补。
执行计划在初创阶段是一定会不停变动的,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不做计划的借口,因为你要学着慢慢制定越来越靠谱的计划,执行度也要越来越能跟得上计划。
比如我自己,小时候我制定的计划基本从来不会执行,这包括各种奇葩的想法,看完一套书啊,学好Photoshop啊,甚至包括跟着视频学舞蹈等等;14岁的时候初三,计划一定要在高一的时候做第二份报纸(第一份在中国小学的时候做的),后来高二的时候做了,晚了一年;半年前为在聊网做规划时,想的是4月份完成粗糙产品,后来是6月份完成的,晚了两个月。
不要因为之前有过拖拉,或者没完成制定计划的经历,而觉得计划都没用,然后放弃制定计划。这世界上真的没几个人能一直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就连乔帮主在开发新苹果产品时都是屡屡拖后计划,有时发布日期甚至拖后一年以上。
关于制作产品的过程,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相差很多,所以我就不做综合分析,只讲一下我自己做在聊网的过程。我是去年11月份决定要做这个事情的,到6月份网站完成测试版有7个月了。
首先,要从你想到的项目大方向往细了缕,决定网站的主要功能,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比较长,我觉得也应该长一点,毕竟在初创期间改方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是你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去改变,二是如果改了,团队和投资人会对你的判断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对项目没信心。这个阶段我花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确定了网站几个需要着重设计的大项,比如学生搜索老师时使用的威客地图都有哪些条件(这会影响老师注册时需要填写的信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预约和支付流程,以及学生的成就和课程体系。
然后我召集了6个我觉得身边比较理想主义比较细心的朋友来做了一支兼职的产品团队。大家一周见2、3次,我跟这个团队一起把产品的细致结构做了出来,决定了一些功能具体如何实现,以及网站的基本风格和样式,这个阶段花了2个月。然后,这里要赞一下刘尧,我们的设计师,他太棒了,我们一起把网站一页一页的讨论设计出来,当然,设计全都是他做的,我只是提提想法。把网站设计出来花了2个月,然后找了个外包团队把网站的前端写出来。
和产品同步的就是技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技术是跟产品一样重要的(在初期甚至比产品更重要,因为初期重要的是产品能使用而不是完善)。#p#副标题#e#
最初我和三个人还挥泪拜过把兄弟,现在他们都不在公司了
以上谈到核心竞争力都是以个人为主,但当你有了团队,他们就变成了你最大的筹码,你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你不会有太多钱去为大家提供资金报酬,所以一般都要用股份。股份让你的团队更有参与感,觉得在公司受到尊重,而且在公司发展顺利的情况下有长远利益的保证。不要因为怕有人分利益而吝啬股份,但是要尽可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最好在获得天使投资之前保持绝对控股。
上面说到过解决一个需求,你要想清楚什么、怎么、和谁这三个问题。但是当你要召集一支团队时,你要想明白第四件事,就是 “为什么”。
我自己的例子,在决定创业之后,我把我身边认为最聪明最有能力的人都弄到公司里了,核心团队最一开始包括我六个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六个走了四个,然后又新加入了四个,还是六人。一开始的时候,我和另外三个人还挥泪拜过把兄弟,现在这三个人都不在公司了。
一开始大家加入可能是为了一个好的机会,或者是能有一帮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我相信绝大部分考虑一起创业的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创业很现实,也很残酷。每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都会这么考虑自己的选择:我投入这些时间,是不是能学到东西,获得成长,在我的领域走的更远。所以在没有获得一定成功之前,对一个合伙人最大的保障就是即使公司黄了,他也不会亏,因为他获得了成长。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一项任务,而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那么他的工作状态绝对不会长久,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开始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然后就会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即使解决了短暂的矛盾,问题的根源还在,时间长了他最后还是会选择退出。
现在,我和合伙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因为他们在公司里面做的事情,就是他们最热爱做的事情。我们平常还经常一块打打英雄联盟LOL。
拉拢优秀的人才一定要像谈恋爱追姑娘(或者男孩)一样
确定了具体的方案之后,要制定执行计划,并判断在获得天使投资前要完成的程度。任何项目都需要资金,白手起家还不找投资……那你真的没的玩了。根据你对自己项目的了解,判断通过你现有的资源、人力、和经费能够做到的最好程度。
一般来讲,再粗糙的DEMO都强过纸上谈兵,而DEMO当然也是越完善越好。但问题是,完善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究竟如何选择,就要考验一个创业者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了。你要选择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这个目标的完成度也要能足够吸引未来的投资人。因为大家的项目和情况都太不一样,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儿,我没法给出一个万金油的方案,但是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对于90后来说,你的计划基本永远都会比实际情况差,所以在最一开始制定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保守保守再保守。我们优势是激情和拼劲儿,劣势是经验不足,做事不够稳重,容易过度乐观。既然知道自己的劣势,那一定要想办法主观的在一些决策上做出相对稳重保守的选择来弥补。
执行计划在初创阶段是一定会不停变动的,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不做计划的借口,因为你要学着慢慢制定越来越靠谱的计划,执行度也要越来越能跟得上计划。
比如我自己,小时候我制定的计划基本从来不会执行,这包括各种奇葩的想法,看完一套书啊,学好Photoshop啊,甚至包括跟着视频学舞蹈等等;14岁的时候初三,计划一定要在高一的时候做第二份报纸(第一份在中国小学的时候做的),后来高二的时候做了,晚了一年;半年前为在聊网做规划时,想的是4月份完成粗糙产品,后来是6月份完成的,晚了两个月。
不要因为之前有过拖拉,或者没完成制定计划的经历,而觉得计划都没用,然后放弃制定计划。这世界上真的没几个人能一直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就连乔帮主在开发新苹果产品时都是屡屡拖后计划,有时发布日期甚至拖后一年以上。
关于制作产品的过程,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相差很多,所以我就不做综合分析,只讲一下我自己做在聊网的过程。我是去年11月份决定要做这个事情的,到6月份网站完成测试版有7个月了。
首先,要从你想到的项目大方向往细了缕,决定网站的主要功能,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比较长,我觉得也应该长一点,毕竟在初创期间改方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是你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去改变,二是如果改了,团队和投资人会对你的判断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对项目没信心。这个阶段我花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确定了网站几个需要着重设计的大项,比如学生搜索老师时使用的威客地图都有哪些条件(这会影响老师注册时需要填写的信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预约和支付流程,以及学生的成就和课程体系。
然后我召集了6个我觉得身边比较理想主义比较细心的朋友来做了一支兼职的产品团队。大家一周见2、3次,我跟这个团队一起把产品的细致结构做了出来,决定了一些功能具体如何实现,以及网站的基本风格和样式,这个阶段花了2个月。然后,这里要赞一下刘尧,我们的设计师,他太棒了,我们一起把网站一页一页的讨论设计出来,当然,设计全都是他做的,我只是提提想法。把网站设计出来花了2个月,然后找了个外包团队把网站的前端写出来。
和产品同步的就是技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技术是跟产品一样重要的(在初期甚至比产品更重要,因为初期重要的是产品能使用而不是完善)。
上篇:
一个老营业员的自白3:关于打电话
下篇:
国际商务师营业外语教诲:装运关照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