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andy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让她十分感兴趣的购物网站,这家名为“我买”的网站,销售的产品从精品大米、饼干、蛋糕到绿色健康、美容养颜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类别。在外资公司工作的Mandy已经有好几年的网购经验,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家专供日常食品销售的网站。
实际上,这家上线时间不到半年的“我买网”是中粮集团在2009年最新推出的B2C型食品购物网站。如果在百度上输入“中粮”关键词,排在首位的就是“我买网”,足见中粮集团对这一网络购物平台的重视程度。
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中粮推出这样一个食品网站似乎不足为奇。但是,在近年国内的主流专业购物网站纷纷向综合网购平台转型的趋势下,中粮依然能够雄心勃勃地向垂直网站进军,其信心可见一斑。
作为一家脱胎于传统企业的B2C网站,我买网的大部分优势源于中粮集团这一母体,对此,我买网在线营销部经理尚炎并不讳言,在他看来,我买网的优势正源于其专业化,“目前国内的大型B2C专业食品网站,我买网是唯一一家。”
毕竟,在粮油食品领域,中粮拥有天然的产品和销售优势。而我买网的推出,不仅符合中粮集团打造“产业链、好产品”的需求,首次尝试B2C业务,也使其成为少数拥有自己垂直销售平台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当代企业的竞争已并非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正是互联网时代必然选择的商业模式。”尚炎对《中国新时代》表示,中粮作为一家年逾半个世纪的央企,想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必然离不开电子商务。
其实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触网”已是电子商务大潮下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不是做不做,而是如何做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早在某一领域形成相对优势的传统型企业而言,旧有业务的运作已经驾轻就熟,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试水电子商务,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操作平台的转换,还有其背后一连串管理方式的转变问题。
因此,无论我买网的最终命运如何,这一次,中粮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样本。
创新的延伸
“我买网”的诞生,源于中粮的创新中心。尚炎介绍,我买网属于中粮创新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粮创新食品是由原中粮旗下的北京可得福公司增资扩股而来,在2009年初完成更名的同时,其注册资本也扩充至1亿元。
目前,中粮创新食品公司由中粮集团的创新与品牌管理部直接管理,这个2006年成立的部门在2009年更名为创新与品牌管理部。中粮集团赋予该部门的任务是研发和推广新产品、新业务,使中粮在快速消费品业务上能够有新的突破。
对于拥有多年食品制造经验的中粮而言,产品创新自然是最先被交出的一份答卷。2009年,经过对原料供应商以及产地的筛选、多轮的产品试验到消费者调查,中粮创新食品公司推出了“悦活”系列果汁产品。据悉,该系列果汁的客户定位于中、高端,且锁定的是竞争相对不激烈的纯果汁、果蔬汁市场。
在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中粮创新食品公司也开始着手筹备渠道创新,而建立一个全新的B2C网上购物平台,就是他们最初的设想。
结合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地位以及多年从事食品加工及进出口业务的优势,我买网的目标客户定位为“生活和工作在大都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人群——生活、工作的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但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其实,对于网络销售平台的构建,中粮已在内部考虑了许久,随着近两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于“网购”这种消费方式。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并认定市场机遇已经成熟,中粮才在2009年正式推出我买网。
“目前食品领域缺乏专业性的B2C交易平台,建设食品B2C网购平台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尚炎说。
“对于中粮而言,我买网的推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因为此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专门做食品购物的大型网站。”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认为,“这意味我买网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他们进入的是一个蓝海市场。”
不过,在中粮眼中,我买网的建立还不能简单地以“B2C业务”来定义。“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业务单元。”尚炎说,我买网并不仅是中粮为了销售自有系列产品而开设的一个网站,还肩负着品牌展示、推广、销售和用户回馈的责任。“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买网就是一个纯粹的电子商务零售企业。”
尽管我买网试运营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但正如阿里巴巴表示要打造“网上沃尔玛”一样,我买网也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做中国最大、最专业的食品购物网站”。
事实上,像中粮这样有实力的传统企业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纯网络型的电子商务公司,这些传统企业由于在品牌、渠道、客户等方面积累了深厚资源,因此在推广相应的网上销售平台时就更容易突破诚信和推广的障碍,发展速度也相对更快。
首先,依靠中粮集团的主品牌优势,我买网可以在品牌诚信、社会知名度方面嫁接到一定的优势。例如,出于对中粮品牌的信任,消费者也会对我买网销售产品的质量更加放心。
其次,在采购成本上,依托中粮集团的支撑,我买网在与上游供应商的谈判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力,而这方面的优势也是纯网络型B2C公司无法比拟的。
此外,另一个关键性的优势就是资金压力相对较小。“现在很多B2C型电子商务公司的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介入,这样的公司可能会在投资方的压力下,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目标。”尚炎说,“而我们则不然,中粮集团目前没有给我买网下达利润的考核指标。因此我们能将精力主要放在用户体验的改善、产品种类的丰富上。”
2009年8月中旬,我买网进入内部测试阶段,并推出“购物享8.8折优惠”的试购物活动。有意思的是,这个原本只面向中粮集团内部员工的政策,却由于被网友发现而提出希望一同享受。最终,他们不得不将此项优惠活动调整为对所有的网友开放。
尚炎坦言,在我买网进行测试时,他们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完善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反馈对各项功能加以改进。例如有一些用户向他们反映希望网站能添加一些有充值功能的产品服务,随后,“我买卡”系统就应运而生。实际上,所谓的“我买卡”就是一个储值卡,而这项新服务的推出,也为我买网在试运营初期就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尚炎透露,在2009年中秋节前,中国电信、万科、中英人寿等公司都向他们团购了“我买卡”,并将它们当作过节福利或礼物赠送给员工或客户。而在“我买卡”的销售带动下,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买网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创新的挑战
“我们采用的是经销模式,所以不仅会卖自己的产品,也会经销其他优质产品。”尚炎告诉记者,我买网上线之初的产品就多达1000余种,目前还在以每月近300种的速度增加,预计到年底会达到2000-3000种。
至于产品选择的标准,尚炎表示,我买网在选择产品时采用的是“优选”原则,不会把所有的品牌都拿到我买网上销售,首先他们会看产品的知名度和生产企业的实力,其次要看产品的质量是否过关。目前,我买网已经和国内几十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近期还会与国外的知名食品企业进行洽淡,将国外的优秀食品引入国内,而这些进口食品则是在普通超市买不到的。
曹飞认为,随着网购竞争的日益加剧,产品和价格已不再是决定网购优势的唯一条件,“现在网民更看重的是购物网站的服务能力,因此,决定我买网成败的关键将是服务品质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粮这样一家过去长期从事大宗货物贸易的企业,面对的更是层级跨越式的挑战:从批发向零售模式的转变。
对此,曹飞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过去一直做批发生意的中粮接到的订单都是上千万元的,他们已经习惯于“一车一车地”卖货物。但在网络购物这个新平台上,他们只能“一件一件地”卖产品,通常每张订单只有几十到几百元。因此,我买网的打造对于中粮而言也是一次新的考验,即他们是否有服务于个人消费者的能力。
销售平台转换的背后,也意味着对后台的各个工作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尚炎告诉记者,由于意识到我买网主要销售的产品是食品,而食品在保存方面对库房有更特殊的要求,因此他们配备了专业的食品库房。此外,我买网还专门设计了一套库存管理系统,在系统层面确保做到“保质期超过1/3的产品不进库,保质期超过2/3的产品不出库”,以保障用户得到的都是优质新鲜的商品。
除了仓储,配送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环节,尤其零售食品的外包装比较薄弱,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在配送环节中不受到损害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尚炎也承认,这种零售式配送体系的建立对于我买网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目前他们的做法是“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将配送环节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
对于我买网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种方式,曹飞认为,“关键原因就是规模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应的管控能力,网站自然就只能将配送环节外包给其他公司。”在目前国内的大型B2C网站中,除了当当是将配送外包外,红孩子、凡客诚品等公司都是自己在做配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统一,而将配送交由第三方去做的劣势很明显:快递公司什么产品都送,可能你的食品会被他们跟其他公司的商品放在一起配送,这样产品质量就不那么容易得到保证。”
事实上,在曹飞看来,像中粮这样一直专注于传统业务的企业做电子商务,面对的挑战是来自方方面面的,从供应链、仓储到配送,都是全新的考验,而想将所有这些做好,就要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因此,我买网能否做好,就要看他们能否找准定位,并建立一支优秀运营团队,将中粮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中粮在2008年网站筹建期间,就开始招兵买马,网罗了网站运营、产品采购、在线营销等相关领域的优秀人士。据悉,这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有的曾在知名B2C网站的重要部门担任要职,有的则已在传统超市行业积累了超过10年的丰富经验。
我买网“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食品购物网站”这一理想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毫无疑问,那些被我买网招致麾下的专业人才能否适应这个新平台,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团结协作,将决定我买网现实与梦想的距离。
上篇:
陈浩:创业板不意味着大拐点来临
下篇:
中小企业模式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