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将死!手机万岁!数百亿市场争夺战
0 ihunter 2010/01

这是一场从亿级到百亿级的未来之战,也是移动互联网大格局下新旧势力的第一波撞击。成名硬件商卖的只是一个廉价“壳”,山寨机已渐呈颓势——那么终端大战中,运营商是挺身而出还是退回幕后英雄?互联网公司是否将无悬念地成为“终端之王”?

没错,就像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手机等智能终端这个硬件巨头厮杀的传统战场,一夜之间卷进众多“软”巨头,成为各方争夺战的“宝盒”。

2009年12月15日淘宝宣布,将携手联想移动、中国电信和TCL推出淘宝3G定制手机。筹建于2008年底的淘宝无线事业部行动可谓神速:2009年3月成立,5月定制手机就提上日程;首期三款产品于2010年元旦前面市,均内置淘宝手机客户端软件。

而PC巨头联想集团11月27日宣布,以2亿美元全资回购22个月前以1亿美元售出的联想移动。联想CEO杨元庆表示,当时受山寨机冲击,更多考虑改善业绩和专注PC业务。未来将围绕移动互联网战略积极拓展。回购后的第一单生意就是跟淘宝的合作。

同在12月15日,卓越亚马逊推出“掌上手机版”及iPhone插件。其主要竞争对手当当网已在9月升级手机当当网,推出手机购买功能。两家也都提升到移动电子商务战略的高度。

Google则是另一股强悍的实力派。2007年11月,Google成立OHA(Open Handset Alliance)联盟并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尽管两年来Android得到联盟厂商的力推,Google还是准备亲自下场,在2010年推出一款Nexus One手机。

在美国硅谷,一场“云计算”争夺战正如火如荼。在中国,一场刚刚发轫的“端计算”争夺战正在酝酿风暴,这是一场从亿级到百亿级的未来之战,也是移动互联网大格局下新旧势力的第一波撞击。鹿死谁手?

为何集体“投机”

互联网公司显然不可能看好传统定义上的手机行业,硬件是旧经济,手机的行业生命周期早过了巅峰,大部分玩家灰飞烟灭,幸存者也惨淡经营。那他们冲何而来?

“Why”和“When”的问题,要从整个商业生态的变革说起。自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行业从以产品和厂商为中心向服务和客户为中心转型,跨越行业区隔,向客户贴近。企业对消费者形成了“生活流”的概念,从消费者的角度则是“体验”。面向组织客户的行业则形成“工作流”概念,对应服务。行业和企业致力将自己的业务平滑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工作流”。

以前只有少数富人用得起贴身仆人。现在有了低成本高效的工具,这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名字约定俗成,其实不准确,以前那个互联网相应叫什么呢,是固定互联网还是PC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始终只有一个,“固定”互联网是以信息和网站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是以客户为中心。

如果移动互联网是嵌入“生活流”的利器,那么手机就是其刀锋了。

通信技术更新三代,手机市场大的变动也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商务人士专用,从傻大黑粗的大哥大到电影《手机》中轻灵典雅的MOTO.第二代大致与短信同时兴起,从商务转向消费电子。第二代也给了国产手机厂商机会,凭借强大的铺货能力,一度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但随着国际厂商放下身段、上山下乡,国产手机几乎全军尽没。而且,国产手机基本没有技术和生产能力,完全依靠芯片和代工厂商。后者熟能生巧,撑起了第三代,就是山寨机。

网上有句话,“今日山寨,明日主流”。集大成者是人称“山寨王”的联发科,采取Turnkey solution模式,提供芯片与软件平台及第三方软件捆绑的半成品,大幅压缩下游厂商,人称“压寨夫人”的成本和周期,联发科芯片最多可节省全手机研发工作的80%.

手机行业长期采取一体化研制、纵向分工模式,而PC行业诞生不久就采取模块化研制、横向分工。自山寨开始,手机尽管还不能像PC那样,让消费者自行拆卸,但产业生态已和PC趋同。这个行业也存在大批兼容机厂商。兼容和山寨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兼容偏重性能的山寨,山寨偏重外观的兼容。

山寨本来就降低了手机行业进入的门槛。网络业又脱胎PC业并与之共生,对手机行业新的类PC模式驾轻就熟。“能不能”不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要不要”了。

这涉及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区别:客户体验。以显示为例,手机屏幕再大,也不可能赶超PC,还有能耗等问题,对客户体验设计的要求就远远超过PC.PC显示器有几种标准规格,而手机继承一体化的产业史,屏幕尺寸各异。

现在可以理解,至少五个趋势的合力,推动了互联网巨头“投机”移动终端的浪潮:商业向客户中心的转型催生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3G为移动互联网铺路;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经过多年积累,逼近临界点;手机PC化,扫除了进入的障碍;网络企业提升客户体验,要求塑造硬件。

刀锋之外,不断有革命性的“端”创新出来,除了Kindle,引发手机业洗牌的苹果也将在2010年1月出新的Apple Tablet,这是一个融合3D图像、虚拟键盘、视频会议、电子书、上网本等功能更强悍终端。据说,苹果预估第一年产量接近一千万。

手机将死!手机万岁!

目前移动终端战场主要有三股势力:传统硬件,含手机和PC厂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那么,谁能成就未来的终端之王?

山寨机已渐呈颓势,利润虽薄,还是有的。但互联网公司根本不指望卖手机赚钱,淘宝和Google都会补贴;Google CEO施密特干脆说“手机应该免费”。这就摧毁了硬件厂商存在的基础。若硬件厂商现在开始向软件和服务转型,可能为时已晚。PC厂商得益手机PC化,获得一个短暂的市场机会。但随着互联网公司“投机”的推进,不仅其手机业务,连主业PC也将被吞没。

运营商提供了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客户界面,就是手机。从分工协作的角度,运营商不应介入手机和应用,以免和自己的合作伙伴竞争。中国市场情况特殊,运营商是垄断的国企,将这两者作为重要的增长点。但长远来看,运营商将退回幕后英雄的角色。

手机市场最终将由互联网公司主导。以淘宝为例。研究机构In-Stat中国分析师刘伯丰认为,淘宝定制手机不会对行业形成大冲击,甚至小波澜都没有。联想移动和TCL自身都是外包设计和代工,是新手和弱手的联合。

这还是产品思维。但实际上,淘宝手机的革命性远远超过以往的三代,以往每一代只是改变了行业内的秩序,但互联网公司定制手机,手机作为一个行业将不复存在,而被打散融入网络业各细分市场,充当客户界面。

基于同样的产品思维,人们或许会质疑定制手机冲击淘宝手机卖家,这些卖家2009年出货2000万部,预计2010年增至4000万。其中8%来自淘宝商城手机厂商旗舰店,其余是个人卖家,其中25%是山寨机。

但淘宝定制手机,不是与手机厂商竞争,而是与沃尔玛竞争,并明确锁定400万卖家,相应定价在中端,千元左右。卖家大多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这样的集市进货,还培育了一个由散户组成的全国快递网络。定制手机也有望服务这些环节。经济学的市场理想模型是没有交易成本的,而淘宝将创造一个最接近模型的案例。

同理,其它厂商定制手机,也是结合各自的核心业务,互相间、与手机厂商间,均不构成竞争。苹果是数字娱乐,亚马逊是图书,Google是移动搜索,特别是位置相关搜索。如果百度也定制手机,是为了与Google竞争。淘宝选择联想移动和TCL做代工,很可能看重他们对消费电子的理解。

定制突出核心业务相关的属性。如Kindle采用6英寸电子墨水技术显示屏,正面左右设翻页键,观感和握感都如同真正的印刷书。Nexus One硬件由HTC代工,从软件到“每个画面的呈现和感觉”,都是Google亲手打造,屏幕又大、分辨率又高,最重要的是,网页加载速度比号称最快的iPhone 3GS还快一点。

可以想象,随着业务持续分化,定制持续细化,将越来越偏离手机的形态,最终摆脱这个名字,Kindle就不叫手机,而叫电子书阅览器。这些异形终端仍然能打电话,但只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功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选择权在消费者手里。以后看见一个人拿的东西,就知道他的个性,是书虫,还是爱乐者,或远足客。

网络企业中谁又将攫取手机市场最大的份额。这取决于其核心业务和客户群的规模,及客户对业务的依赖程度。从这个角度,淘宝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终端之王。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贝索斯:一本电子书重塑媒体商业模式
下篇: 3D“凶猛”:《阿凡达》缔造商业电影新版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