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
0 ihunter 2010/12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矛盾在于家乐福“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则非常之低。

业内估测,对一些大零售商来说,供货商进场费能占到营业额的近40%。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Steve Harmon:团购还能走多远
下篇: 四维传媒:DM管家成长“征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