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当 老年人理财第一准绳
0 ihunter 2011/12

“我们是不是该理财了?”为工商银行的一名团体理财司理,谢聪杰常常要面临如许的发问。谢聪杰的义务履历表明,因为老年人耐久以来养成的投资习尚,使他们把目光范围在活期储备与购买国债上,而缺乏一种组合与配套的理念,他发起老年人根据本身的经济本领举行不合的投资选择,但总的准绳应该是——稳当。

  理财产物

  应该以稳妥为主;要备半年以上的应急准备金;选择投资产物应以中短期为主。老年阶段相关于下班族来说,收出去源少了,到了一个财产积累的阶段,在投资产物选择上应该以稳妥为主。

  正常的应急准备金应该是三个月的家庭月支付和,而老年阶段至少要备半年以上的应急准备金。

  理财产物应选择那些货泉基金、国债(包括记账式和凭据式)、人夷易近币理财产物、外币理财产物等,这些投资产物既可以免税,危害又相对较少,收益又比同条理活期存款高,并且活动性比较好,变现比较随便。需要分外申明的是,老年人在选择这些投资产物时应以中短期为主。

  理财方案

  根据老年人日常开支重要用于看病和糊口费等方面的特点,老年人在做自己的理财计划时,应该到达用之不急、急之有效的目标。

  案例一:月收进1000元的老年夫妇。

  发起他们每月拿出月收进的30%(即300元)举行零存整取,以备养老之用;再将月收进的50%(即500元)以活期形式储备,作为医疗费、糊口费及时时之需;那么关于剩余的20%(即200元),可以选择投资活期定额货泉基金,这也是一种不抵扣利钱税的最佳选择。

  综合评价:因为老年人应只管即便保证糊口质量,并为了应付突发事件,所以储备重于投资,前两项分派还必需专款公用。

  案例二:月收进2500元的老年夫妇。

  可以将每月收进分为四块,各自核算。一是月收进的25%即625元,以现金体例作为糊口费开支;二是月收进的25%,作为医疗费及日常活动费用,较理想的因此“钱生钱”的体例储藏,灵活两用;三是月收进的20%,即500元的资金用来开立专门投资账户,投资渠道可选择国债、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等危害低、稳定性强的理想投资体例;四是关于月收进剩余的30%(即750元),理财司理发起他们开立耐久储藏专属账户,既用于应付自己的临时状况,也能在关键时候起帮扶晚辈的感化。(辽沈晚报)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理财老手从货泉市场基金开始
下篇: 投资“菜鸟”的理财警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