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平台OnLive被收购 被裁员工权益难保障
0 ihunter 2012/08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云游戏服务平台OnLive于美国时间8月17日开始了大规模裁员,之后又发表官方声明,证实公司已被收购。

根根据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卡拉·斯韦什尔(Kara Swisher)收到的多份报告显示,OnLive的员工正在离开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办公室,而且每个人都带着几个装的满满的盒子。之后他们直接开车去了附近的酒吧借酒消愁去了。

OnLive是一家云计算游戏服务公司,该公司在美国时间8月17号上午召开了员工大会,会上公司的高管宣布公司的绝大部分员工要离开,仅保留维持OnLive云计算服务器正常运行的最基本人员。而公司的高管除了宣布公司这条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之外并没有做任何过多的解释。

而OnLiv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 帕尔默(Steve Perlman)仍然通过自己的Rearden实验室在运作着几项其他的数字项目。而帕尔默的Rearden实验室就在公司的硅谷总部。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些维持OnLive云计算服务器运行的人员最起码要工作到对OnLive云计算游戏的估价完成之后。而根据Kotaku的报道显示,现在OnLive为了债权人的利益已经在加州开始申请破产保护了。

目前还不清楚的是OnLive公司最值钱的技术和专利会归谁所有。因为OnLive在之前已经成功地从Maverick Capital资本公司、时代华纳以及台湾科技巨头HTC等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600万美元的资金。而在Onlive筹集这笔资金之前,HTC已经在2011年早些时候向Onlive投了4000万美元。这些不是一笔小数。所以不知道OnLive的创始人帕尔默是否会因此将整个公司卖掉来偿还给这些投资人。

最近索尼公司斥资3.8亿美元买下了OnLive的竞争对手Gaikai公司,以加强Gaikai的云计算游戏的服务功能。

现在明显确定的是OnLive虽然对公司状况的各种报道都不作回应,但是OnLive正在和自己创业初期建立OnLive服务那样高效率的在对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美国时间8月16号,OnLive公司的发言人还不承认这些报道。该发言人说:我们对各种的谣言都不做回应,现在OnLive的云计算游戏服务器依然正常运行。现在公司都到大规模裁员的份上了,OnLive还是不忘了对自己的业务宣传上两句。

在上周的时候,斯韦什尔就听到了OnLive要大规模裁员的传闻,她还在上周五通过电子邮件就此事向OnLive方面进行了求证。而她却没有从回复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因为OnLive方面的回复是:现在不光有公司大规模裁员的传闻,还有公司要被收购的传闻。本公司不对任何传闻进行评论和回应。

现在根据已有的信息,我们基本上了解了OnLive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需要什么官方回应和评论了。

OnLive在2010年的时候推出了云计算游戏,并在同年召开了All Things Digital大会。OnLive公司自己看家的基于云计算的游戏平台能够在PC、平板电脑和谷歌(微博)的电视产品上运行。不仅如此,OnLive还为苹果的iPad系列产品以及谷歌的安卓平板电脑提供基于微软Office的虚拟桌面。当年OnLive推出这款虚拟桌面的时候,OnLive和微软的关系也曾度过了一段蜜月期。

而根据编者在发稿之前得到的最新消息证实,云游戏服务平台 OnLive 大规模裁员之后被第三方收购。OnLive 方面已经正式确认此轮大规模裁员之后公司被出售给“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拒绝透露公司名称和资金来源,只是表示“OnLive 的服务仍会维持”。

OnLive被裁员工权益难保障

OnLive被收购,那些被裁掉的员工的权益也变得扑朔迷离了,尤其是他们手里持有的OnLive的股票到底会怎么样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OnLive公司通讯主管布莱恩·杰奎特(Brian Jaquet)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的时候说:“我们不会倒闭。”

今天多家媒体的报道都引用了遭解雇的Onlive前雇员的话,称该公司已经解雇了全部职员,并且提交了“破产申请”。

对此事杰奎特先生口风相当严密,只用“当然不是”四个字来回答所有问题。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杰奎特说:“让我说清楚一点。我们不会倒闭的。”

下面是OnLive的声明原文:

我们现在可以确认,OnLive 的所有资产已经被一家拥有充足资金的公司所收购。该公司将继续运营 OnLive 的游戏和桌面服务,继续支持所有 OnLive 应用和设备,并继续保持我们在游戏、生产力工具和企业级服务上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新公司将雇佣很多来自各个部门的 OnLive 现有员工,并计划在未来持续招聘更多员工。此前发布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不管是否已经正式上市销售,都将继续运营,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现在最受伤的莫过于近日被裁掉的150到200名左右的前OnLive员工了。

实际上早在美国时间8月17号,就在Twitter和一些科技网站上有了OnLive要大规模裁员的传闻。为此OnLive公司的老朋友,也是OnLive公司游戏设计和发布的建议人凯文 邓特(Kevin Dent)就亲自致电在工作OnLive的朋友,询问这些传闻是否属实。邓特是Tiswaz娱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17号上午的时候,邓特的朋友给他的答复是,现在一切正常,他们没有被公司解雇,业务也和以前一样。但是就在下午1点的时候,邓特收到了一个在OnLive做编码员的朋友的电话,当时电话内容大致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公司解雇了。根据公司高管在上午召开的会议通知,我们似乎是被裁掉了,而有一部分员工会被重新聘回来。

根据邓特之前看到的那些关于OnLive要大规模裁员的传闻,再结合这位前OnLive编码员的电话,邓特意识到那些参加会议的职员已经很明显被OnLive裁掉了。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后不久,邓特就接到了前OnLive市场开发部门员工的电话,称OnLive刚刚把整个市场开发部门给取消了。

而在接下来的一天里,邓特一直在和那些曾在OnLive工作的员进行联系,他们都被通知自己的工作岗位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一部人将会在裁员之后再聘回来,然后加入到公司新投资者的业务部门,这个部门貌似会命名为OnLive 2。但是还不清楚的是,哪些人会被重新聘回来,哪部分人会被彻底的裁掉。通过和这些OnLive前员工的交流,邓特意识到,那些曾在云流媒体服务部门工作的分员工还不知道这些信息。

那些曾在OnLive工作过的员工告诉邓特,OnLive的IP将会归新公司所有,但是他们不确定的是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手中所持有的OnLive股票也转到了新公司的名下。这些员工认为虽然OnLive的IP已经转到了新公司,但是他们的股票应该还是留在OnLive。让这些员工大感不妙的是OnLive应该会申请破产保护。邓特当时特别不忍心地告诉这些员工,如果他们手中的股票还在OnLive的话,一旦OnLive宣布破产了,他们手中的股票就是一堆废纸了。

邓特认为为了保障这些被裁员工手中的股票能转移到新公司,新的投资者必须同意将一部分股票以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这些手中持有OnLive公司股票的员工。

事情的复杂程度远不止于此,现在邓特发现OnLive最值钱的那些技术专利并没有在公司名下,而是在OnLive创始人兼首席行政官的史蒂夫 帕尔默(Steve Perlman)的Rearden实验室名下。而且OnLive的IP也是登记在了Rearden实验室名下。通过将OnLive的IP转移到新公司,帕尔默本质上能够联合新的投资者创新开始OnLive公司的业务。这样帕尔默也就不需要收购那些员工手中的那部分股票了。而如果员工被重新聘回新的公司,他所享受的股票和收益会和以前在OnLive的不一样。这些问题都特别的棘手,而且也是员工所密切关注的。

邓特认为,现在OnLive的其他投资人,诸如英国电信公司、AT&T和英特尔等已经收回了他们的投资。根据邓特从一位创始投资人那里得到的消息,OnLive曾经给这些投资者两个选择,一是直接拿回投资的钱,要么继续保留这些投资,但是一旦OnLive申请了破产而且法庭通过审核后同意了OnLive破产申请,这些投资人就只能接受损失了。所以这些投资者都选择了收回投资。

邓特认为OnLive现在的财政状况还没有糟糕到必须申请破产的份上。所以OnLive很有可能选择对债权人利益有利的转让。这也是处申请破产之外的最佳选择了。对债权人利益有利的转让允许将这些未解决的业务直接转让到新的公司。根据现在OnLive的大规模裁员的现象分析,OnLive很有可能已经这么做了。而在此之前,OnLive曾将收到索尼和惠普超过9位数的报价,但是OnLive拒绝了。

帕尔默正在抛弃OnLive现有的投资者,他也抛弃了那些在OnLive的所有员工。即便有部分员工会被重新聘请到新的公司,他们的股票和收益和以前也不一样了。所以,邓特认为OnLive在以后无论是和游戏开发商、发布商还是和投资者的合作都会遇到困难。因为OnLive这样做了之后很多公司再与OnLive合作都会有顾虑。

邓特认为帕尔默严重低估了这么做的负面影响,而且OnLive公司的新闻发布也特别的糟糕,这是邓特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差的公司与外界的沟通。

邓特认为在这6个月来,一直就有关于OnLive的各种传言,而OnLive对外界一直说,一切正常。即便打电话求证,答复也依然是一切正常。而就在17号裁员大会之后他们的答复依然是一切正常。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而现在最受煎熬的莫过于那些被裁掉的OnLive员工了,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了。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娃哈哈集团有意52亿元收购联合饼干公司零食业务
下篇: 传EA收到私募每股20美元收购要约 溢价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