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局长王和平(右二)带领工商人员深入驰名商标企业伟士体育用品公司调研,与企业共商“方寸谋略”。
金门高粱酒厂销售公司负责人(左)向市工商局副局长吴新成(右)送来感谢信,感谢市工商局指导、帮助“金门高粱酒”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商标,无论是将其附着在产品上还是服务上,都大不过方寸。但它却是经济发展历程的微缩,是物质、文化、精神元素契合的精粹。商标战略即是“方寸谋略”。它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构成,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做大做强的优先发展战略。2010年,厦门市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这是魅力厦门继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之后,又赢得的一张“城市烫金名片”。它是对厦门凝心聚力实施商标战略的褒奖,更是对商标品牌强壮大厦门的认证。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王德胜 侯秋迎
解放初期厦门只有51件商标
厦门市工商局有一个商标品牌馆,有一本精美的《厦门商标邮册》,还有一份《厦门市商标品牌发展报告》,也就是“商标白皮书”。方寸之商标串起了如梭岁月、历史变迁、经济特区与时俱进的壮丽画卷,也见证了厦门市工商局“方寸谋略”实施运作的匠心。商标品牌馆始建于2006年,是全国首个商标品牌馆。商标邮册中有一枚邓小平南巡厦门经济特区挥笔题词的邮票:“把特区建得更好些、更快些”。
在厦门市工商局商标品牌馆里,可以看到特区成立前的商标。厦门解放初期,由于实施商标“注册与否,听其自便”的方针,厦门只有51件商标。1963年,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后,厦门的商标有了短期的发展,商标增加到225件。“文革”期间,抓商标领域的“阶级斗争”,许多传统商标被列为“四旧”扫地出门。如厦门感光厂的“飞天女”相纸商标、厦门织布厂的“鸳鸯”商标被认为是“反动资产阶级分子复辟的宣传工具”,后来分别被改为“厦门”、“向阳”商标。那个年代的商标全部被“语录化”,如“东风”、“红星”、“工农”、“劳动”、“雄鸡”等等不一而足。
1983年,厦门经济特区设立的第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施行,作为中国法制建设起步后出台的第一批法律之一,《商标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最早甄别无形资产、经济价值、知识权属的法律。翻开《商标品牌发展报告》,1979年至1995年是厦门商标注册的恢复期,商标年均增长量约145件;1996年至2000年是成长期,年均增长量约为850件。2001年厦门市商标品牌协会在厦门市工商局挂牌,不久,厦门市发展品牌经济领导小组成立。以此为标志,厦门市商标战略的实施至今整整十年。
如今,商标品牌馆、《商标邮册》、《商标品牌发展报告》已构成厦门商标发展史的鉴证平台,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浓缩的履历,发挥着商标知识宣传,商标策略运作,商标战略拓展,商标历史辑录等功能。
上篇:
电价上调临近或上涨2.5分
下篇:
养老金公积金或投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