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股东大会”,29位股东参与。
本报讯 (记者 郭筱淳)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万元,来投资这个”梦想”。
如今,在厦门,一群互不相识的网友正通过网络聚集起来——聚集人力、聚集资金、聚集梦想,要开一家属于大家的咖啡馆。
聚沙成塔,启动“咖啡馆”计划
“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咖啡馆,用我们一点点的钱一点点的时间,凑成很多的钱,很多的时间,名字就叫‘很多人的咖啡馆’……”这个创意来自一位北京网友“蚊二妞”的奇思妙想,目前北京“很多人的咖啡馆”已正式开业运营。
受此启发,去年12月,网友陈桦明在厦门某论坛上发帖号召网友们每人出2000元,一起在厦门开家咖啡馆。很快,这则帖子成为热帖,引起网友们的响应。从事广告行业的林海便是跟帖的网友之一,之后还被选为咖啡馆的“董事长”。
“刚开始,我们更多的是探讨这种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林海说,他们成立了一个“很多人的咖啡馆”的QQ群,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比如设计师、IT从业者、律师、培训师等等,大家在沟通中取得相互信任,各种设想逐渐达成一致。
从今年1月开始,怀揣着咖啡馆梦想的网友们从“线上”到“线下”,连续举办多场网友见面会,成立了“很多人的咖啡馆”筹备小组,招募股东、寻找店面、注册公司……一系列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股东20多人,来自各行各业
“这个咖啡馆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很多人’一起来开。”林海说,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开始就明文规定,每个参与者,最少出资2000元,最多出资2万元——这是为确保整个咖啡馆没有绝对及相对的控股股东,保证每个股东都是咖啡馆的老板。
林海说,目前咖啡馆还处于募集资金阶段,他们以抽签的形式在股东中选定三位财务保管员,并以他们的名字行开设了一个“联名账户”——“现在每天都有股东将钱汇入其中,股东人数已达到20多人。”与此同时,运营咖啡馆的实体公司也选择了注册资金最低为3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股东能参与到咖啡馆的筹备,作为负责人,林海还成立了企划组、事务组、财务组、通勤组、法务组、技术组等六大工作小组,并选拔合适的股东担任负责人。
【律师说法】
这不是非法集资
在咖啡馆的筹备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网络募资”会不会涉嫌非法集资呢?就此,记者咨询了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志宁。他表示“很多人的咖啡馆”的集资模式与非法集资有根本区别,如遵循公司法的规定,是合法可行的。不过,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因此在公司章程中必须体现所有股东以及出资比例,并要报备工商局,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股东们的合法权益。
至于咖啡馆能否赚到钱,现在还是 个未知数。来自台湾的黄女士从事咖啡店经营已有4个年头。在她看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集资开咖啡店是一个很好的源动力。不过她也提到,咖啡店与一般的餐饮店不同,它需要与众不同的风格才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一位领军者来引导咖啡店的运营。
提到未来的经营,林海还是显得胸有成竹。他说,咖啡馆正式开业后,他们将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咖啡馆;同时还将举办各种主题沙龙来带动人气。
【记者手记】
选好“龙头”是关键
一个企业之于商场,如一个帮派之于江湖。初入江湖,试图一战成名打响名头,时机的选择最是重要。
“群龙无首”可以这么理解:一群强人的帮派,每人都有发言权,于是做某件事之前,总是你一言我一语,折腾多时没有定论——听起来每个人都是对的,但时机往往在“都是对的”这种讨论中流逝。他们的浪费和丢弃,成就了其他人的辉煌。久而久之,无甚建树,庸庸碌碌,被遗忘在江湖。
苹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乔布斯的“霸权”。他一个人,独断所有关于苹果手机的细节之成败。“独断”的内在含义是:只他说了算,旁人难发言,我对就是你不对。
这个以新方式组合出来的咖啡馆,如何找出“群龙之首”,恐怕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报记者 邵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