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网友思乡味 掀起网购食材热潮
0 ihunter 2012/07

  ■市民上网淘食材。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翁华鸿 图/舒田)隔壁老伯刚上山挖的鲜笋,母亲新腌制的腊肉,奶奶用刚挤的鲜奶制成的奶豆腐……近日,因一部纪录片的热播,引发了吃货们“舌尖上的运动”。网购食材一下子火爆起来,日均超百万人在搜索家乡味。

  “一集还没看完,我已经买了600多块钱吃的。”每天22时40分,市民小陈都会一边看着央视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边按图索骥寻找相关食材。“这是一档央视采用高清制作的美食节目,前晚我看了一期关于新会陈皮的节目,就觉得新会的陈皮跟我日常吃的不太一样,马上就想买来煲汤看看。”

  对于身在厦门的外地人来说,最怀念的莫过于家乡菜。虽然厦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乡菜馆,但不少菜品被本地同化了。要吃到正宗的家乡味,只好自己动手,其中,原汁原味的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如广西柳州螺蛳粉,仅米粉这一种原料,就很难在其他地方买到。

  正宗食材的稀缺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吃货”开始转战网购。来自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开播之后,5月14日至18日,5天里就有584万余人搜索零食特产,成交729万余件。而增长最快的,则是此前冷门的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等等。其中,毛豆腐的搜索量增长113倍。此外,武汉热干面、陕西凉皮、重庆酸辣粉、陕北泡馍、内蒙奶酪、柳州螺蛳粉、台湾乌鱼子、湖南腌鱼、云南火腿、吉林煎粉、海南椰子酱、大澳虾膏……“吃货”们网购的食品,从原材料、半成品、私房菜、真空成品、品牌特产等品类,几乎涵盖了各地特色美食。

  淘宝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吃货效应”不仅仅体现在食品食材方面,也表现在相关烹饪器具上。有数据显示,烹饪套装在过去5天内,搜索次数环比涨143.75%,各种锅、壶一类也增长21.78%。其中用于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石锅等成交量涨幅最大,分别为70.86%和33.4%。而云南特产汽锅鸡中所用到的汽锅,成交量也增近20%。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万达湖里金街4家餐饮店关门 负责人否认遭遇经营困境
下篇: 邱毅:林收贿案爆发 因出现“拦路虎”立委帮陈启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