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消耗完三七再发“高烧” 如今价格是6年前的20倍
0 ihunter 2012/07

  (来源:中药材商贸网 制图/邱艺锋)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文/记者 陈毅彬 实习生 李春娘 图/舒田)继前两年连续大涨后,今年6月以来,三七(田七)价格再次“高烧不退”。昨天,在某连锁药行负责中药采购的张先生查阅报价,无奈地摇头,因为三七均价已达600元/公斤,足足是6年前价格低谷时的20倍。不过,这或许已是“最后的疯狂”,三七降价将不可避免。

  就在几天前,中药材天地网发布了6月份中药材价格监测报告,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便是这中药材三七,其6月份价格上涨额度依旧位居前列,五大品种分别上涨330元~360元不等。

  作为我国使用量较大的大众中药材,三七的药效已为大众所知,然而这两年它的价格确实也涨得离谱。在厦门市场上,20头(三七的规格,头数约小,等级越高)的三七,目前市价居然已达60多元/两,相当于1200多元/公斤,就在3个月前,其在产地的价格也不过才600元/公斤,如此涨价法,已然可用“火箭速度”来形容。

  虽然三七价格上涨,但购买者依然大有人在。在厦大附近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就表示,对于注重养生的人和退休人士而言,三七价格还可接受,尽管这两年价格确实涨了很多。

  分析三七涨价的原因,张先生认为,首先是由于三七主产地云南持续干旱,造成三七减产,产能不足,加上游资及部分药业公司囤积炒作推波助澜。

  张先生介绍,最近3年,三七年均缺口达200万公斤,只能不断消耗以前的库存来满足市场供给,尽管有2006—2008年库存做冲抵,但到2012年初,库存已经基本消耗完毕。

  “库存一用完,三七价格自然就往上冲了。”张先生说,作为中药材价格走势的标志性品种,这几年每一次中药材涨价也都是三七冲在最前面。

  相关分析

  种植面积创新高

  价格面临拐点

  三七持续涨价的日子也许维持不了多久。来自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约达16万亩,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预计产量可达850万公斤,而目前市场需求量约700万公斤,因此其价格应该会回落。

  张先生说,作为药店,也不希望三七价格涨得如此之高,毕竟老百姓对价格还是敏感的,希望下半年三七价格能真正回调。

  不过,中药材天地网新闻中心总监、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离三七新货上市还有3个月时间,所以其价格是否会下跌,要等到9月份产量基本确定下来才可预测。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多地称房价控涨目标已达标
下篇: “府”“院”切割相逼 林益世黯然请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