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茶馆经营行标6月起实施 遭厦门业者公开"呛声"
0 ihunter 2012/07

陈理杰 摄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 (记者 叶子申)原本6月1日就要执行的一份行业标准,但到目前为止,厦门茶叶行业协会、部分厦门茶馆经营者却均表示“不知情”,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业者公开“呛”其“与市场严重不符”、“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由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起草的《茶馆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今年6月1日实施,不仅对茶馆的定义、准入要求等进行明确规范,还将其分一、二、三级。据悉,这是我国首部茶馆的行业标准。不过,眼下这部行业标准却因过分“苛刻”的要求遭厦门业者“呛”声。

  行业标准

  与厦门市场不符

  在不少厦门业界看来,这份《规范》与厦门市场现状严重不符。

  按照《规范》,茶馆是“以卖茶水为主要业务的休闲场所”,茶馆可分为演艺茶馆、茶艺馆和餐茶馆三类。同时,《规范》还将全国茶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茶馆要求其经营的茶叶品种不得少于30种,茶艺馆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1:3,演艺茶馆、餐茶馆营业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的茶馆有数百家,但绝大多数茶馆的规模都不大,且多数是属“混合经营”模式,往往泡茶只占其经营的40%,此外还提供棋牌及套餐等服务。厦门古道茶馆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学宁说:“如果真的按照《规范》来卡,那么目前厦门能评上一级的茶馆没有一家,同时还将有一半以上的茶馆要面临整改。”

  沈学宁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厦门茶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艺师,部分茶馆有自己的茶艺表演队,但因茶艺表演需求少,不需要配比那么多的茶艺师。另外,在厦门,多数客人以喝铁观音和红茶为主, “如果只为评级而放30种茶叶还有意义吗?”

  昨天,记者致电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谢女士,对方表示,负责起草的人中,多数并非茶馆行业人士,且不了解福建茶馆行情,“以后这个行业标准肯定还要改的。”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三星空调溃退厦门卖场停售
下篇: 成本上涨净利润下滑 饮料厂商放弃"再来一瓶"促销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