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可否暴富?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白叟,凭着自己东拼西凑来的2万元,经由历程自己17年来的杰出投资,居然变成了一个拥有1000万资产的富翁。
近来这个实例经由媒体吐露后惹起较年夜关注,那么这毕竟是真的吗?工薪族理财现在还能暴富?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能有多年夜呢?记者对此举行了盘问拜访。
A:从两万到1000万惹人关注
近来,《重庆晨报》等媒体报道了重庆市工行一位理财师凭仗自己的不懈勉力,从乞贷两万起步,十年成为万万富翁的故事。
文中提到,工行人员马进从2万元起家,不但造就了近万万元资产,并且还成为一名拥有600多位牢固客户、影响1.6亿元资金走向的出名理财师。
马进的第一桶金是从倒卖国库券开始的。1988年年夜学结业后,马进成为工行重庆分行的一名营业员。偶尔间,他听到乡村的一位亲戚说:“国库券现在在乡村‘众多成灾’,农夷易近整天都为变现题目伤脑筋。”
因为义务干系,马进晓得那时城里的多数银行网点,实在已开设了国库券生意营业,并且存在地区差价。于是,马进决议借2万元做国库券生意。近一年时候,马进就赚了近10万元。
马进的第二桶金是从股市赚进的。1992年,马进被调到工行证券营业部。那时恰是重庆一级半市场股票(非上市公司股票)最火的时候。市场上有万里、实业、重百、奎星楼等10多个品种。固然他对股票一窍不通,但他决议赌一把。
马进花了半个月时候,切身到这些公司作盘问拜访,末了在2元—4元之间连续买了2万股重庆实业的股票。半年后实业登岸知交所。收盘当日,他以14元的价钱全部出货,净赚20多万元。随后他又以类似伎俩,买了东北制药、渝开发和渝钛白的认购证和股票。三年上去,马进进账近200万元。
马进的第三桶金是经由历程房市、股市、期货等综合获得的。1997年是一个投资机遇年。那年股市正红火、重庆直辖使地产、商业充满各种机遇。马进则把资金分作了四份举行投资:第一,用来投资有短线机遇的金融品种,如股市、期市等。他把这类视为“高危害投资”,资金比例占20百分。第二,用30百分的资金投资产业。因为时候和资金无限,他只持股不介入运营。1997年,他与冤家建立了一家从事商业营业的重庆紫荆数控机器公司。现在这家公司每年分红报答在15百分阁下;同年,他又投资20多万在束缚碑年夜都会劈面开了一家名为“小酒库”的酒吧,现在每个月至少能获数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钱,在束缚碑得意广场买下了一间14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真味餐馆”,现在收益也不错。第三,把40百分的资金用在那时最看好的非流畅股和地产项目上。1998年起北京等地开始兴起炒房IT,谁人时候重庆房市固然没什么动静,但他以为“很快一定也会火起来”。在资金无限的情况下,他经由历程直接投资有土地公司股权的体例投资。很快,担当高新区土地开发的重庆渝高公司映进眼皮。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年夜张旗鼓,渝高效益不错,马进每年仅分红就有10万多元的进账,匀称收益跨越12百分。将来如果乐成上市,其代价将到达600-700万元。第四,自留10百分的资金作为准备金,用来应付投资和糊口中的不确定身分和需求。
几年上去,经由历程这种分散投资形式,马进的资产已近万万元。
不外媒体的吐露,让马进感到史无前例压力,无论是义务照旧糊口中都遭到了一定的影响。上周三,《招财》周刊经由历程重庆市工商银行盘问到马进的电话,在电话中,马进默示,媒体的报道存在部分的误导感化,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说,也不能说。
在《招财》记者的再三诘问下,马进才吐露了一点,那便是任何时候都有好的投资机遇,以他今年为例,匡助客户做的记帐式国债收益率就到达了15百分以上。
已经报道过马进的《重庆晨报》的记者曾欢在电话里通知本报记者,文章出来后确实惹起较年夜的争议,可是内容是真实的。他以为马进的乐成在于理念不错,一同头存在赌的身分,厥后资产提高了,就开始留意危害控制,实施多元化的方向。
B:理财和不理财收益相差几十倍
我们先抛开马进的理财故事可以复制和克隆外,可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便是理财的重要性。
已经有理财专家测算过,就算有100万元,如果不举行理财的话也不敷养老呢。如果不作任何投资的话, 15年也会“坐吃山空”。理财师指出,现在中国物价动摇,通胀率1百分,但根据“‘十五’和2006~2015年经济生长陈说”预测,2006~2015年中国每年将至少连结3百分~4百分的通胀率。按此程度,到2015年,100万元只相称于现在约60万元的购买程度,一家三口如果算上教诲成本、消耗成本的话,估计支持不了15年,这还不包括随时年夜概发作的需要应急的支付。
那么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毕竟有多年夜呢?《招财》记者以一个工薪阶级家庭存款20万元计算,如果仅仅无动于衷的放在银行活期存款,17年后也便是22万元,这还不包括通货缩短和利钱税的扣除。可是如果投资,哪怕是年利率5百分,17年今后也会到达45.84万元;如果做的好的话,投资的利率可以到达15百分,那么17年后,这20万元就会变成215万元。那么两者收益相差数十倍。
不外理财专家也提醒,理财理念在生命周期的不合阶段应该有所不合。在年老期间,人的危害接受本领和收进本领都较强,这时比较合理的财政计划时收缩弹性支撑和刚性消耗,年夜量投资,此时追求的是收益;在中年今后,收进曲线遍及处于下降阶段,危害接受本领也相对较弱,这时的财政计划则应过渡到收缩投资,包管较好的糊口水准。这便是说人的理财不雅观跟着生命的增加是有一个变迁的历程。
12
上篇:
国美黄光裕 自大成绩中国首富
下篇:
宁肯赔钱,也不容忍如斯恶劣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