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 财税和金融是关键环节
0 ihunter 2012/03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19日进入会期的最后一天。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他认为,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

李克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刻不容缓,转方式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目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我们将深化财税、金融、价格、企业、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内升动力。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然而当下,如何克服“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并存的压力”,如何调整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如何消除经济体制的障碍、如何打破国有企业垄断,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如此等等,都是中国改革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难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教授做客节目,探讨“中国的改革到底应该如何攻坚破难?”

国有制和收入分配是改革攻坚关键领域

关于中国现阶段的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所谓攻坚,是说改革到了需要突破,但是又到了内外矛盾叠加、很难突破的阶段,而且大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袁钢明表示,我们的改革可以说是“先易后难”。

袁钢明:现在我们把容易的突破了,难的还没有攻破,比如说咱们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从发展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并没有对原来传统的东西真正的突破性的,甚至是粉碎性的突破也没做到。我们现在攻坚最难的地方是计划经济最核心的东西,比如说国有制,咱们国家现在碰到的一些央企的、一些大型企业的垄断性问题,它完全是由中央政府进行直接控制的。国有企业到底是由国家机关来管,还是由企业家来管,到底是由市场对它进行调节,还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对它进行调节,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的矛盾,所以这个是最难攻坚的地方。

第二攻坚的地方是咱们的收入分配,很多中等收入国家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以后,就出现了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或者是不合理的问题,咱们国家现在的问题就很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很多人靠效率获得了很高的收入,但是另外很大部分人得不到优先发展的机会,或者是他的能力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所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和效率又是密切相关的,这种情况下咱们国家必须通过改革来突破。这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税收问题。咱们改革中的最大关键问题是财税问题,财税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所以说财政收入国家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比例分配问题,越来越难解决,这是第二个问题。

关注财税和金融改革

李克强副总理也提到,“我们接下来要从制度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袁钢明认为,财税和金融是我国改革攻坚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

袁钢明:财税如何调整政府和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在税收上如何进行减免,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减免,这是财税。金融如何能够更加公平对待,不能光对国有企业或者国民经济进行倾斜性的支持,还要支持广大民营经济,因为金融已经成为影响或者是支配整个经济的最重要的体制或者规则了。

在昨天进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原院长张维迎也提出了非常大胆的设想,他说其实市场化不仅包括金融,也包括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未来中国成长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了。他认为,未来几年我们国家改革要做三件事,一个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还有土地的私有化,第三就是金融的自由化。袁钢明对此表示赞同。

袁钢明:我们市场化的过程就是要把过去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国有化的东西,建成非国有化。咱们国民经济的确是比重太大了,而且它已经成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重大的障碍。比如有些东西如果变成股份制,或者现代公司体制的话,可能运行得更加合理。所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央企如何进行改制,就像小企如何进行改制,变成市场经济的企业,完全跟市场经济运作,而且决策者或者是经营者都是一种市场经营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些企业家,那就好了。那么咱们国家原来的包袱或者问题就变成了我们真正的主力军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从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并没有消除。他说,现在来自各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地方创造性主动实验都在进行,包括国企都在研究顶层设计方案。地方有一些实验是很值得注意的,比如说上海的国有资本退出几十个行业。袁钢明表示,顶层设计需要采用全局的思维。

袁钢明:顶层设计就意味着最高层要进行全局的设计,如果万一设计错了怎么办,万一设计不周全怎么办?所以这个做法成功的可能性较低一点,但是也缺少不了顶层的或者是总体的思维,或者是全局的布局和安排。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创投业自律规范出水 多元化监管雏形渐近
下篇: 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