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者的新方向:三四线城市
0 ihunter 2012/08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一、二线市场基本被巨头挤占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创业需要“上山下乡”,到中小城市和县乡地区拓展用户群。那么,该怎么做?

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网吧,游戏,再加上点儿用作政绩工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这是很多人对于中小城市及县乡互联网产业的印象。事实真的如此吗?

改变已经十分明显。好消息是,手机日趋成为中小城市及县乡互联网用户的主要上网终端,平板电脑让不懂Windows、不会用键盘的用户轻易上手,互联网视频的丰富把技术素养落后的中年群体也终于拉到了电脑前。

也有不那么乐观的改变:一是年龄结构上,农村老龄化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城市。2011年,新华网引用“全国农村老龄问题高峰论坛”上的数据称,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一些地方县乡乃至小城市里,不断缩编的中小学班级也在提醒着未来“青壮年”不断减少的趋势。

长此以往,这些地方能否继续保持如此多的“低年龄”互联网用户,我们不得而知。网吧少年们对互联网公司业绩的贡献相当可观;对于那些华丽的QQ秀等“新潮”物品,这一市场的少年们也是主力买家。

另一个改变是城乡数字鸿沟继续拉大。CNNIC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情况报告称: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则是20.7%,差距为33.9百分点;而在2007年,两者的差距只有20.2个百分点。

数字鸿沟的拉大,一方面源自基础设施投入差异,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商业模式、应用服务在大中城市的蓬勃发展、却在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无所突破的反差所致。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互联网服务在非一二线拓展的必要性。

但是,中小城市和县乡始终是一个对外部变化充满好奇的地方。这为创业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机遇。

在大众传媒塑造的都市梦面前,越落后的地方,越是对于外部潮流充满渴望,并期望自己被这种潮流所认同。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拥有身份地位与视野标签的产品。只要诉求得当,往往他们比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愿意掏钱,掏更多的钱。

微博上有个段子,是对于恋爱高手的总结:“涉世未深,就带她阅尽繁华,心已沧桑,就带她旋转木马”。对于心已沧桑的一线城市消费者,化繁为简和小清新需求正旺;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非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他们需要的不一定是想当然的物廉价美。

若要前瞻性地理解并引领需求,消费者沟通是第一步。但是,非一二线市场的消费文化令高科技行业的创业者觉得“难以沟通”。

我老爸就不容易沟通。比如他不喜欢打中国移动的客服热线,有什么问题经常会让我帮他解决。在各类不靠谱国企服务的映衬下,中国移动的客服小姐们应该是独树一帜、十分敬业了,但老爸就是不怎么愿意打。后来才发觉,客服小姐们讲一口甜美的普通话是主要原因。我家是在一个与普通话发音词汇体系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对于已经上年纪的我爸来说,要拗一口普通话跟一位女接线员讲话,总让他觉得过于麻烦和正式。

可见,阻碍用户使用的,往往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小问题。创业者若有意“上山下乡”,突破大中城市的市场界限,那么就要承认: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这一市场,就像不要以为自己对父母已经足够了解一样。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苹果未来会进军哪些行业?
下篇: 选好目标市场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双水晶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