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只要成为明星产业,基本上都不再是创业的机会性产业。并不是说这样的行业没有机会,而是抓住机会的门槛会相应提高。
当一个行业众目睽睽,成为大家焦点时,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行业有机会,从而争相进入这个行业。合成谬误的结果是这个机会会成为机会陷阱。
过去说有360行,现在的行业可能更多。越是不起眼的行业,越有可能成为创业的机会产业。当然,这与媒体的渲染不同,媒体总是更关注明星产业的创业者,把他们捧为英雄。
什么样的行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创业机会呢?我认为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中的几条即可,一是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二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老大不大;三是创业门槛不高;四是行业相对封闭。
作为职业经理人,一般不愿意选择落后行业就业,总觉得落后行业不体面,没有希望。
对于创业者,落后行业恰恰是充满创业机会的行业。
前几年,我发明了一个词汇“跳行”,即职业经理人要从缺乏机会的行业跳向充满机会的行业,哪个行业落后就往哪个行业跳。对于创业同样如此。
落后的行业之所以有机会,我认为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落后,不受人瞩目,机会较多;二是落后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适合创业;
正在转型的行业也是机会型产业。
经济学上有个词汇,叫规模经济。这是指行业没有转型时,规模是有优势的。但是,当行业转型时,规模就不再具有优势,而是“规模包袱”,规模越大的企业,转型的包袱越大。
如果一个行业有成千上万家企业,那么这个行业充满了机会。
行业集中度不高,那么这个行业的竞争就不够充分,比较混乱。
很多人把混乱的竞争当作激烈的竞争,这是错误的。混乱恰恰说明不激烈,真正的巨头之间的竞争激烈而不混乱。
一个行业有成千上万家,说明小企业也能够生存。小企业能够生存,说明创业门槛较低,有利于创业。
有些行业非常封闭,人员跳来跳去,就是跳不出本行业,形成人员近亲繁殖现象,相互同化。
因为封闭,其它行业的人员无法进入,其它行业的先进经验也无法带入。
因为有隔行如隔山的古训,人们一般不愿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其实,“跳行”虽然有动作经验上的缺陷,但相较于已经“审美疲劳”的行业内人士,“跳行”者发现创业机会的概率更大。
关于创业机会1:创业、创新与战略的交集是什么?
关于创业机会2:机会是创业的杠杆
关于创业机会3:机会有规律吗?
关于创业机会4:机会存在于大众视野的盲区
关于创业机会5:机会存在于组织之外
关于创业机会6:机会在问题的背后
关于创业机会7:机会是一种信息不对称
关于创业机会8:机会是一种有利的异常现象
关于创业机会9:机会是时间上有利的现象
关于创业机会10:机会与运气
关于创业机会11:机会性产业
上篇:
如何让你的好想法变成行动
下篇:
关于创业机会6:机会在问题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