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是我国四大制香基地之一,产值和产量全国最大,我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国家绝大部分香制品都产自翔安,拥有全国规模最大香制品研发基地的翔安已成为世界香制品产业中心。目前,翔安制香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机械化生产的佛具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未来,挖掘香的文化元素,并将传统文化融入于产业是贡香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年产值近10亿元
翔安贡香行业协会副会长彭作物称,翔安有大小制香企业上百家,产值超千万元的就有20多家,拥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和6个福建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年销售额达3亿元。目前世界市场上的贡香,有三分之二产自翔安。在此基础上,翔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佛具产业链,产品包括卫生香、工艺佛雕、蜡烛、工艺灯具、灯油、纸箔、艺品等,每年产值近10亿元。
彭作物称,目前制香行业在众多市民眼中依然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礼佛层面,其实制香行业已经走上休闲健康之路,所用的原料都是天然材料。翔安的制香业特别是品牌企业都以生产天然型贡香为主,采用天然原料,并对传统制香工艺加以改良,引入现代生产工艺。目前,翔安已开发出以檀香、沉香等高档天然植物香料为主的各种高档香制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占据了东南亚市场八成分额,占据台湾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部分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厦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香制品产业中心。
行业步入整合期
针对目前翔安制香业的发展状况,翔安贡香行业协会秘书长许耀秦认为,目前翔安制香产业也步入了一个整合期。
许耀秦说,翔安制香业从1988年起步,一开始都是传统手工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上规模的企业都引进了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线,以机械化操作代替部分手工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观,传统手工作业中脏、乱的景象不复存在。
近年来,随着省、市和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香制品的标准,同时有实力的制香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部分采用传统手工生产的小企业和作坊则逐步被淘汰、整合。“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在优胜劣汰中,行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许耀秦说。
挖掘香文化元素
“香文化其实跟茶文化一样,都有悠久的历史,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元素也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彭作物称,中国人添入“香”事可追溯到西周,燃香不仅是祭天、礼佛、敬神、祈福的大事,同时也是一项雅事。自古以来,焚香读书、焚香弹琴和焚香作画都是一种高雅的境界。
彭作物说,在生产沉香和檀香等高品质香制品时,如何将香文化融入生活中是一大课题。协会已经与厦门大学开展名为《香文化元素的挖掘及翔安香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的课题研究,为香产业未来的发展导航。
商报记者 | 袁晓敏 通 讯 员 | 蔡江沈
上篇:
周鸿祎解析360特供机模式:为什么做及怎么做?
下篇:
海峡论坛可“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