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集资数亿海外淘“国货”
0 ihunter 2012/07

此举或可为大陆藏家带来可观的回报率

  眼下,“海外回流”概念被热炒,正吸引越来越多大陆藏家海外“淘宝”,其中就有部分福建藏家或拍卖界人士主动集资数亿元,赴海外购买或征集收藏珍品。记者从昨日在厦举行的“福建国石2012春季台湾重要藏家寿山石珍品拍卖会”预展上获悉,此举或可为大陆商家带来可观的回报率。

  藏家热衷海外淘宝

  “眼下海外文物正加速回流中国大陆市场,这跟越来越多国内商家主动赴海外购买回流藏品有关。”昨天,一位前来观展的陈先生告诉记者。

  据陈先生透露,不久前,他跟几位藏家一起去了趟日本,目的便是向当地一位藏家购买一批珍贵田黄。“总价约2亿元人民币,数量达数十件,不少都是之前中国大陆流出去的珍品。”陈先生说,他们一行总共4人,都来自福建,有的从事收藏,也有的是实业家。

  福建省国石拍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潘颖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据其透露,除了福建藏家,台湾也有一些投资者或藏家热衷于到海外“淘”中国大陆流出去的珍品。“一位台湾藏家曾花了近10亿元(人民币),在日本一次性购买了100多枚田黄。”潘颖说。

  据悉,除了寿山石、田黄等,瓷器、佛像等从中国大陆流出去的珍品,也是近年来不少闽商热衷赴海外购买的对象。

  为获取利益最大化

  记者了解到,闽商集体赴海外购买或征集回流藏品,目的之一是藏家自己收藏,另外则是用于市场交易,比如拍卖等。

  “事实上,相对海外,国内收藏市场珍品数量很少,不少藏家都看惯了,没有新鲜感,而海外回流的藏品很多都是新面孔,价格也不‘透明’,易操作,如此既能吸引买家,也能卖出高价,获取利益最大化。”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个中原因。

  据该人士透露,譬如一件瓷器,由于海外收藏市场相对成熟,在当地该藏品的卖价可能为100万元,但在中国大陆,该藏品的卖价就可达到120万元—150万元。再加上眼下“海外回流”概念炒得较热,还可能拍出更高的价格,“有些甚至能翻倍”。

  北京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也指出,从海外征集的作品,大部分都有清晰的收藏记录,易让买家认可。而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作品,比如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多是从他们的后人手里征集过来,来源也更可靠。

  海外藏家主动降价

  据厦门市收藏协会有关人士透露,由于大陆收藏市场起步较晚,不少珍贵藏品早在数年之前就以极低的价格流向境外,如我国台湾及日本、马来西亚等地。而近年来,随着国内收藏市场愈加红火,藏品行情水涨船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藏家关注,他们愿意将手中的藏品投放至中国大陆市场。

  “另外,眼下全球经济不景气,也导致海外不少国家或地区的藏家开始主动降价销售藏品,这也吸引了不少大陆藏家的关注。”该人士表示。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即时通讯工具MessageMe如何打动500万用户?
下篇: 厦门富豪尝鲜建行“私人银行”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