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巴菲特”出现
0 ihunter 2010/12


洪榕

  作为一个全程介入者和守看者,我以为,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IT力量越来越年夜的历程,官方本钱逐步获得话语权并鞭策市场生长。这个历程,表现了管理层越来越开通、赓续听取IT。其会合表现,就在于股权分置革新。

  2002年,我那时还在天一证券义务,团结新浪网等单元搞了互助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活动,获得很年夜的社会反响。那时征集到的方案有3000多个,锋芒毕露的是张卫星的方案。为什么我们会孜孜不倦地为股权分置革新奔走呼号呢?我们认识到,股权分置题目已成为整其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性题目。

保举阅读
清点2010年后十年夜高薪职业

王石淡出千亿万科
那些挺拔独行的商界玫瑰揭秘通用电气的“二元”架构扎克伯格或谋Facebook进华差同化体验:将来IT行业竞争焦点美女白领职场处世三年夜军规微博商业形式申明:信息与平台

  股权分置革新启动前的中邦本钱市场,有一个其他市场没有的特点,那便是尽年夜部分上市公司处于股权分置的状况。年夜部分公司跨越三分之二的股权掌握在年夜股东手里,这部分股权不能往二级市场出售,但有其他权益,包括表决、分红等。在上市、配股、增发等一系列融资事件中,年夜股东不承当当何危害,只存在现金收益,因为股价上升照旧下跌与他们有关,反正不能流畅,所以尽可以经由历程最高倍数的市盈率融资,拿到手的现金回控股者支配。

  2002年,我团体提出“窜改国有股减持恐慌性预期的"分身"之策”,其焦点不雅观点是:人们在处理题目时总有一个思想惯性,以为庞大题目必需用庞大体例处理。这就形成一些好的处理体例年夜概因为它过于简朴反而不被器重。我的“分身”之策的焦点是:新股全流畅+全额配售+窜改预期。这个方案的焦点不雅观点,厥后被接纳在“市值配售新股”形式中。

  经由历程讨论,我由衷地看到两个可喜转变:一是管理层真传神切地在谛听IT,并且接纳其中最素质、最有利于保护市场生长的那部分IT;二是市场介入各方开始学会用“在博弈中求生长”的目光看题目,用共赢而不是不共戴天乃至是同回于尽的体例处理股权分置中存在的年夜量题目。有这个基础,庞大题目被简朴化,一套处理争议的法式机制也就清晰化了。

  当管理层终于在2005年下刻意处理股权分置题目时,我年夜年夜地舒了一口吻,稀有人的勉力终于在这一刻获得乐成。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我是这么说的:“这个转变,就犹如拿失落我国证券市场改形生长、轨制培植的在喉之鲠,这无疑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重年夜转折,股市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生长的晴雨表。不外,投资者亦应昔时夜白,处理股权分置题目并不意味着全部的题目都处理了。”

  在股改整个历程中所表现出的IT遭到器重、管理层苏醒理性都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贵重财产。

  展IT证券市场的下一个20年,我团体最期待的一件事是见证“中国巴菲特”的出现。15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探求巴菲特》,找了15年好像也没有找到。但近来我发明有些人已具有巴菲特的脸色。前一段时候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离开我国,巴菲特在下面侃侃而谈,比尔·盖茨坐鄙人面几回颔首。这很鲜明地显现了,无论多么神奇的东西一旦碰到“本钱”,都将沦为赢利的手腕和工具,高科技面前都有一只无形的手——本钱。腾讯、阿里巴巴也不例外,背面都有外洋本钱的身影。我们从事私募行业,做的是一个产业的焦点,是控制全部产业的产业,所以私募基金行业值得我用一生精神往鞭策。

  我的另一个与此相干的期待是,鞭策我国的“纽约”和“长岛”的诞生。过往30年,中央政府只需把“招商引资”做好便是一种乐成。因为一个项目可把良多事变做出来。但30年后,社会情势急剧转变,我们应转型往“招资引商”。经由历程搭建资金平台,引进这个市场上“伶俐的资金”。抓住“伶俐的资金”就相称于抓住“伶俐的人”。聚集“伶俐的资金”、“伶俐的人”,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央,建成中国的“纽约”,把崇明岛建成中国的“长岛”,拥有中国的对冲基金胜地,会是极度令人欣喜的事变,也会是中国下一个20年里,本钱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最年夜鞭策力。(作者简介:洪榕,证券之星总司理、中国金融在线副总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自己不雅观点,与和讯网有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说、不雅观点判定连结中立,不对所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供给任何明示或表示的包管。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当全部责任。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失落控的引擎
下篇: 品牌“装嫩”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