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习从思维导图开始!
0 ihunter 2010/04

   专家机构曾经分析:一个70年代中期毕业的大学生到1980年,知识的50%已经老化;到1986年,十年的时间,知识已经全部老化。而现在90年代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四年所学的知识50%已经老化。您过去是企业的人才,怎么保证今天还是人才?如果您的学习力不强,今天的人才就会变成明天的包袱。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必须要看到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是企业竞争力之根。 
  
  其实,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管理者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的。只有通过学习的形式来教化属下和臣民,使他们进步到合乎自己的管理需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的利益。正是人类这种不断学习和创造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如此进步和发展。当有人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管理者无不推崇倍至,可见“学习型组织”符合管理者利益的需求。

  成功者不一定有学历,学习不一定到学校。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指没有上过学的人,而是指不懂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何有的经理人月薪3000左右晃荡了很多年,有的经理人提成拿个几万很轻松的原因。在学习力的提升方面,谭小芳老师曾对浙商群体进行过深入研究,颇有心得: 
  
  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一般不陪客吃饭,不在外过夜,挤出时间都用来学习,因此,只读过初中的鲁冠球,已有多篇论文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成为一个出口成章并著书立论、能写会说的“农民理论家”。 
  
  王均瑶,早年辍学。他为了实现从草根浙商成长为新浙商的愿望,就不断超越自我,不但自己参加了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习,还让两个弟弟都成了MBA成员。 
  
  奥康集团的王振滔,出生木匠。他认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这个企业是否是一个学习性企业。而他自己也一直在学习,在北大读完MBA后,2003年起参加了中欧国际商学院总裁班的学习,后来又去长江商学院读EMBA。 
  
  除了这些大型企业的老板忙着学习充电,许许多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也在各大商学院和培训机构穿梭。 
  
  如果我们的经理人真的忙惯了,闲不下来的话,谭小芳真心建议企业高管去学习一下,人家柳传志、俞敏洪、江南春、马云、郭广昌也都在学习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进步呢?
  
  要知道,现在是靠智慧、实力和知识赚钱的时代了,营销人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更有效率地挣更有质量的钞票。

    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思维导图”的概念,当时看到一个思维导图“天龙八部”的系列,我颇是震撼,这么好的学习工具,真是相见恨晚,颇是自责,为什么没有早点找到这么好的工具,让自己多走了许多冤枉路。

    后来看到Baidu“百科”是这样定义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称其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一点都不为过,我常在内心无数次的佩服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天才,绝对的顶级天才人物!我想Tony先生一定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否则发明不了这种天才级的读书工具。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营销制胜的关键
下篇: 企业营销再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