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叉车创新引擎驱动 促进跨越发展
0 ihunter 2010/04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外抢机遇,调整营销策略,抢占国内市场制高点;内强素质,实施精益生产,提升管理水平;厚积薄发,加快新品开发,形成先发优势,从而实现了逆市上行,业绩再创新高: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幅超20%,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全国叉车行业19连冠,成功跃居世界工业车辆前九强。

    成长历程贯穿创新

    “当前,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自主创新应该并且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行业内企业必须向过去那种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告别,转变竞争方式和增长方式,要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依靠自主创新来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和增长空间。"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张德进认为:"中国工业车辆产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也是自主创新的进程,虽然目前还处于追赶阶段,但持续不断的创新将是我们最终能够实现超越发达国家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叉车巨头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当时国内工业车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20年的差距。合力义无反顾担当起振兴民族叉车工业的重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纵观合力发展史,三大步技术创新之路,奠定了合力在中国工业车辆领域的王者地位。

    一是借他山之石,引进技术,构建技术基础。合力最初是一家重型机械生产厂,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引进日本技术,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不折不扣地从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项试验入手,形成自己的方法和标准。通过技术引进构建了合力及中国叉车行业的技术基础。

    二是博采众长,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合力已成为中国叉车行业龙头,公司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合力名牌,建十强伟业"的奋斗目标。技术创新瞄准国际市场,在行业内率先走出国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进行再创新,诞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2000型系列叉车,迅速打开了欧美等国际主流成熟市场,成为中国叉车进入世界市场的先头部队,与国际强手同台竞技,大幅缩小了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是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实施高端自主创新。公司通过实施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以及广泛开展产学研研究及国际合作,构建了环保试验检测平台以及传动系统研究试验平台,并进行NVH(噪音、振动、不舒适性)和人机工程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绿色环保的G系列内燃及电动叉车,都通过欧美环保认证,机械安全认证,电磁兼容认证,打破了欧美新一轮的技术壁垒。技术创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总结合力技术创新,三大特点彰显其个性化的创新战略。

    一是志存高远,统筹布局,创新实现产品全系列化拓展。物料搬运和工业车辆富有广泛内涵,市场需求多样化。围绕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合力开发出了1-10吨环保型叉车,1-4.5吨交流电动叉车及各种仓储车辆;为响应集装箱运输的需求,大力开发12-45吨重装叉车,集装箱堆高机和45吨正面吊运机;并积极向装载机、振动压路机等工程机械拓展。"合力"成为世界同行业内品种规格齐全、内涵丰富、实力雄厚的品牌,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星马汽车2009产销旺 崛起中的专用车龙头
下篇: 神钢:第一万台“下沙制造”挖掘机下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