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压力下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
0 ihunter 2010/04

一、低碳经济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挑战

    依据联合国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贸易可持续发展应该不仅体现在对外贸易总量上的持续增长和对外贸易结构和质量上的提升,而且体现在保持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间,人类社会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忽略环境为代价,各种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于2009年12月7—19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碳博弈中,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由于该协议未获全体通过,不具有决议同等约束性执行效力。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以及欧盟大部分国家都未明确表示未来碳排放的减排时间表。协议指出,“全球暖化应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然而并未明确指出,各国的碳排量须在哪一年开始递减。各国须在2010年2月1日前阐明2020年以前减排目标,至于如果有国家不遵守承诺,这份协定并没有制订出惩罚措施。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仍然是尽快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因而不愿意为减排而导致经济发展受阻;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可监察的总量减排会限制当事国经济发展,在未能得到充分的资金和减排技术援助之前,也不会做出妥协和让步。面对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世界各国博弈和政治利益的冲突下,短短两周之内想要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大会决议并不现实,但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做出了努力,特别是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为各国所赞赏。需要看到的是,低碳经济将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涉及非常广泛的领域,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到对碳的捕获和储存技术,以及绿色经济替代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等等。

    纵观历史,当代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工业化国家上百年过度排放造成的,但它们目前基本渡过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阶段,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前自主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碳密度40—45%”,而1990—2005年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已经减少了46%,因此,要实现这个减排承诺,对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的中国来说并不轻松。此外,作为“世界工厂”,许多靠消耗能源和挤压环境的“中国制造”将丧失原来的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减弱。同时,也要警惕发达国家在新一轮贸易竞争中,利用“碳关税”——即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来绑架WTO规则,将中国的低端出口产业打压至谷底,使得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低迷的外贸出口再次陷入困境。事实上,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设置了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减少碳排放的框架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方案。还规定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2009年末,法国率先提出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高额碳关税。这些措施将会引发其他发达国家的效仿,这对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来说,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外贸出口将会雪上加霜。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低碳产业步入轨道
下篇: 柔性PCB制造商预计2010年第1季度营收略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