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五金终成大气候 亟待产业产品升级
0 ihunter 2010/04

纵观中国五金业史,解放后是从手工作坊起步,逐步建立起以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形式为主的五金行业,五金制品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已有3000多家企业,有的生产高压锅的工厂已有相当规模,但总体上,中国的五金行业还在“小五金”、“小商品”之列。改革开放以后,就着消费品工业大发展之势,五金行业也高速前行,国际五金行业的所有门类我们都有了,全国大大小小的企业达到4000万家,广东、江苏、浙江成为五金制品的加工中心。  

    说到五金制品,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刀子、剪子、扳手、改锥和那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居家用品,总认为它们是小五金,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行业。

    其实,五金行业是个不小的行业,现代国际五金行业包括工具五金、建筑五金、锁具安防、厨卫产品、日用五金及DIY(自己动手制作安装的居家用品)六大领域,全球每年的贸易总额达6000亿美元。对我国来说,这是个出口潜力非常大的市场。 

    就在五金行业新门类的拓展过程中,还曾发生过界限不清的事情,五金行业的企业研制生产出家庭厨房用品抽油烟机,家电行业的企业后来也开始生产此类产品,家电行业主管部门认为,抽油烟机属于家电产品,应由他们管理,五金制品主管部门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后来不得不由当时的轻工业部办公会议裁断。经讨论,达成共识:抽油烟机既然是五金企业率先生产的,还是归五金行业管理。这段插曲说明,当时中国轻工业主管部门对现代五金行业的分类还是模糊的,虽然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却歪打正着。

    五金行业通过不断的改革和产业调整,逐渐成长壮大,企业通过改组改制,95%以上成为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了活力。传统的五金产品为现代的电动工具、防盗锁具、厨卫不锈钢设备等五金制品所代替。五金行业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平稳发展,年总产值达1800亿元,出口达80亿美元,高于家电行业。我国整个轻工业的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五金行业的出口排在轻工业的前三位。“小”五金成了大气候。

    可是在世界这个大市场中,中国五金所占的比重很小,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产品在技术含量上还很低。这些年,国内建筑业发展很快,高档饭店宾馆、住宅需要大量门窗五金、水龙头、管线连接件、不锈钢水槽等等,由于国内的产品大多数不够先进,只得大量进口。

    就拿窗户来说,窗户的开启方式完全由五金件合页来决定,而国产合页单一,只适合横向推拉,无论从通风还是采光都无法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高档住宅窗户用的合页基本上是进口的;还有再小不过的金属纽扣和拉锁,国内的产量很大,但就因为不够高档耐用,每年仍得大量进口。

    国外近些年流行DIY产品,一些发达国家连住宅都是由消费者分箱买回去,再按说明书自己动手安装,使整个过程充满了喜悦。但在国内除了可自己动手安装的一些家具外,却很少看到,难怪像“宜家家居”这样专卖DIY产品的国外家居超市移师中国以来,虽然产品并不高档,却十分火爆。

    中国五金产品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除了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外,缺乏展示舞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五金制品虽然不够高档,但十分实用耐用,且价格非常便宜,所以即使处于现有水平也应该能赢取更大的市场。

    我们必须尽早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且鼓励企业优化重组,建立一些有产品更新实力的大集团,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五金产品档次低的形象。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在建立于劳动力价格低基础上的价格这个惟一的优势,只有实现产业产品升级,在国际高档五金市场称雄的那一天,中国五金业才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小”五金成了大气候。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2010年美国对华双反调查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下篇: 率先吃螃蟹 首家实木家具卖场落户昆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