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大连市民,尤其是居住在北部地区的市民上街购物开始不再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青泥洼桥、西安路,而是来到甘井子区中华路商业区。这里,从当年的华南沃尔玛、华南家居大世界、安盛购物广场到刚刚开门纳客的安盛沃特时尚广场,日趋浓郁的商业氛围足以满足市民多层次购物需要。
2009年,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大连北部商圈——中华路商业区接连有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期间,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五金机电批发航母——五金机电城举行奠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机电五金品牌纷纷入驻。为了得到华北路五金机电城合适的摊位,许多商家半夜排队,3天内预定租赁3.6万余平方米,占规划总租赁面积85%以上。该项目从签约、审批到奠基,前后不到一百天。随之,投资总额28亿元的五星级酒店和餐饮城项目落户;中国家居业航母——红星美凯龙项目落户;讴歌汽车4S隆重开业;交通枢纽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而五星级酒店项目在外资撤走的形势下,中华路街道坚持不懈,终于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超常困难,甘井子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服务,营造良好的招商安商氛围,悉心为企业排忧解难。他们将2009年定为“服务年”,提出“抓投资、抓载体、抓民生、抓服务”的具体措施,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的意见》,对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工制、审批绿色通道制、现场办公制和执法检查绿卡制度,彻底改善项目建设的软环境。重点项目总投资比2008年增加了74%。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大连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新增融资17.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9年4月,甘井子区组织政府办、土地、规划、城建、发改、经贸等部门召开的中华路商业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会议,为中华路商业区明确定位:中华路商业区的规划要定位为大连市现代化国际商业区。为此,交通、停车场、地下通道等方面建设要高档次、高水平,要满足定位需要,不留遗憾。
在“统筹兼顾”思想指导下,甘井子区对中华路商业区规划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就处理好商业区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解决好商业建设和环境建设、交通组织、探讨商业区开发建设管理体制等问题一再深入探讨,力求做到定位高远,统筹兼顾。他们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政府投入,并将其纳入“五个一”工程中,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或政企联合,加大中华路商业区的招商力度。同时要求区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关于建立重点项目许可“绿色通道”的工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商业区项目的实施。甘井子区还从规划、土地、环保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项目办”,对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 为全面推动商业区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工,街道成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对商业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对新建重点项目、前期重点项目逐一制定推进方案,明确了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需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对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绿色通道制度、行政执法检查报告制度,专门对重点项目的推进进行跟踪管理。领导小组对项目单位全程指导,帮助其完成前期工作。对涉及上级对口部门权限的业务、重点项目所需的政策支持及其它政府服务将负责协调、沟通,全力促其解决。街道还腾出710平方米的办公楼做为商业区项目部,为一时不具备办公条件的重点项目开发单位无偿提供办公用房服务。街道还组织政协代表、工商联代表与辖区五大银行行长座谈会,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助交流的平台。通过座谈研讨,实现了政企双方信息多方交流互动。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篇:
参与竞争 复合地板需强化环保创新技术
下篇:
MP4 专业知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