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在高端产品的运作上面,应该讲是为成功的一个例证。不论是从文化概念的挖掘上,还是从包装到具体的营销战略战术的运用上,都做得较深入、细致和具体,并成为很多竞争对手深入研究的重点对象。
三家企业在白酒行业中,尤其是在高端产品的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对高端市场领域的重视也只是近两年的事情。有些企业象五粮液、茅台进入高端要早一些,但其营销运作的模式却太为粗放,对区域保护,网络管理,终端运作的概念也较为淡化,只是凭借其品牌的强势力量来支撑运作。但随着不同的竞争品牌加入到这一阵营,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每一个竞争品牌都想鲸吞蚕食更大一块的蛋糕,蜻蜓点水式的粗放式的营销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规范的营销管理,重视战略、战术的运用和终端的深度运作成为成功运作白酒高端产品市场的主要因素。
产品策略由于白酒产品所面对目标消费对象与普通白酒的目标群体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其产品诉求的功用与内涵较为专一。大多作为礼品的概念面向公司企业老板,高级白领、政府机关等高消费阶层。研究此阶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心理。崇尚名牌、高贵、典雅、豪华大方,讲究面子是这个群体的主要心理表现。所以产品的设计应须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包装因素在白酒行业众中、高端产品的消费状况来分析,包装是决定产品成功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贵典雅、豪华精美的包装在崇尚礼尚往来的中华民族的国度里显得尤为重要。五粮液、水井坊的包装独具匠心,从瓶型的设计、材质的选择,外包装的颜色搭配等等每一处都昭显了它高档华贵的气息,有强大的视觉冲力,具有收藏价值。
文化内涵挖掘酒文化,追溯历史渊源已经成为开展白酒营销的一个趋势。没有酒的文化历史背景这一厚重的载体。酒的内涵便不会留给我们更多的具有深层底蕴的历史文化概念,没有这些,我们所面对的酒品牌的符号,瓶子,酒液等都显得苍白无力,空洞乏味。
所以,尤其是高端产品在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提炼上必须要不断地创造出一些独特的东西来,不断地推出新的概念,不断地营造出新的需求来。
价格策略从调研的资料上显示,高端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了不同价格带区,从300元左右至几万元左右都有白酒高端产品的影子。各品牌的价格在300元至1500元的价格带最为集中。这一个带区的消费大众也是最为集中的消费区域,成千上万的产品也有消费的需求,但是群体显然很有限,在定位送礼的诉求的同时,重点是宣传其具有收藏价值的定位,象金六福世界庆功酒,五粮液2008奥运珍藏品等。
所以,在价格的定位上,考虑到消费需求的现状,应尽量把定价的决策倾向于300元至1500元之间的这样一个价格定位。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品牌状况,不同的产品组合,不同的产品线,制订符合市场需要的价格政策。比如:五粮液豪华精品系列酒从300元至2万元之间区分了几个价格带区,每个带区细分了不同品种,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促销策略白酒高端市场是一个没有营销管理,没有终端运作指导,没有促销策略执行的市场,这是目前白酒高端市场面临的市场状况。值得欣慰的是,以水井坊、国窖1573为主的两大品牌正在努力改变这个局面,以终端运作作为其营销管理的核心,稳扎稳打,注重网络管理的深度开展。五粮液集团今年主推的“一马当先”“仰天长啸”两个品种的促销政策中,把经销商终端的运作能力作为其经销商考核一个重要指标。营销管理平台的构建已经纳入了其高端产品营销管理战略规划当中,可以看出,其促销策略中的终端管理是重中之重。
关于促销策略,这里只有两个针对面,一是消费者,二是经销商,针对高端白酒的消费大众,诉求的内容必须要有层次,有品位,能够拉动消费大众对产品的最终消费,对经销商的政策是实行联盟一体化,网络区域化,规范化,政策承诺及措施一步一步执行到位。
渠道策略渠道的规划需根据每个企业不同的营销管理模式,战略规划来进行设计,不管是区域代理制也好,还是经销制或采取直营的模式也好,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所选择的渠道规划能够获取足够大的利润空间。
结合运作五粮液精品系列酒的经验和其他竞争品牌运作的案例,我认为,高端白酒的渠道模式有几点在选择渠道经销商的时候是应该注意考虑的因素:
其一、选择终端网络管理深入的终端经销商。
其二、选择策划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管理到位的经销商合作,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其三、选择渠道的扁平化策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经销政策尽量倾斜到终端管理上。
白酒高端市场目前来看是一个新的营销领域,其营销运作模式都尚在探索之中。随着一些名牌白酒企业对高端产品的深度介入,对营销管理的越加重视,白酒高端市场的格局已然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象五粮液、水井坊这样的企业已经在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的运作上尝试了一些先进的营销理念,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白酒高端产品的营销策略与大众白酒有很大不同,我们在制订高端产品的营销策略时,一定要跳出大众白酒营销的思维模式,根据市场的竞争状况,目标市场的特性,消费人群的特殊性来寻找产品的制高点。
上篇:
战略切忌空和大
下篇:
“阿童木票房虚报”折射品牌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