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满意度”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0 ihunter 2011/12
在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经济里,名牌的标准抑或看产品是不是名牌,既不能是政府说了算,也不能是企业说了算,而要我们用户说了算。如果用户说它好,那就是真的好。

几天前,商报披露了“2009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目录及申报条件”的消息,并强调今年的评价指标增加了“社会责任”、“节能减排”等项目,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笔者认为,这种申报省名牌产品要看“用户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是目光长远之举,实质上体现了政府和企业联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雄心和决心,是确立市场可持续性协调进步的指南针。

此前,在个别人看来,为自己争取名牌上榜,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认为,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生米做成熟饭,先把事情办成了,“我们”满意了,用户的想法是可以放到一边的。美其名曰“顾全大局”。

现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市场环境不同了,用户眼光挑剔了,加上网络渠道日益发达,那种极少数专靠头顶所谓“省优”、“部优”等名牌光环忽悠顾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理性消费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在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经济里,名牌的标准抑或看产品是不是名牌,既不能是政府说了算,也不能是企业说了算,而要我们用户说了算。如果用户说它好,那就是真的好。理由很简单,用户可以凭钞票对目标产品满不满意或者说是不是名牌投票。

过去,企业产品相对匮乏,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用户对产品好坏的判断途径最看重的就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评价。那个时候,政府说好就好。个别企业为了走捷径,捧回产品名.com牌的头衔和用户的“定心丸”,挖空心思走政府路线,以求眷顾恩宠。

而用户面对众多形形色色的名牌产品,只能雾里看花,谨而又慎地如履薄冰,唯恐自己充当了名不副实的“冤大头”。在渴求拼名牌、拼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下,那种罔顾用户感受和想法的做派,真正是伤了他们的心。他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慢慢地,对甭管是谁说的名牌都不信了。

这直接让市场经济最起码的诚信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导致信任不但在政府那边悄然蒸发,更在企业那边大量流失。

知耻而后勇。现在好了,广东省率先垂范,要求自己地盘上的地方企业在申报省名牌产品的时候要看“用户满意度”,倘若过不了用户这一关,就止步于此。

由此说来,这一回政府对企业的意图很明显:我们不可能为你赔钱赚吆喝;而且答复也很干脆:你的产品用户不满意,我们也没有办法!

尤其让顺德市民欣慰的是,在接到省政府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市场安全监管局质量科就马上积极响应,要求区内“凡列入今年省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并达到申报具体要求的产品生产企业”限期报送相关资料接受核实。

以笔者理解,他们应该是要审核申报对象是不是用户满意的一类,否则就得PK掉。道理在于:顺德正在举集体之力,尽集体之智,全方位打造诸如“顺德家电”之类的区域品牌形象,如果一旦失察,让个别用户不满意的企业产品成为漏网之鱼,申报上了名牌,就会应验“一粒老鼠屎,弄脏一锅汤”的古训,到头来得不偿失。

媒体说了,顺德目前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的已达76个之多,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大家的命脉都捏在“用户满意度”那根弦上。从区域声誉上考虑,说得难听点,顺德的名牌产品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原载《珠江商报》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如何让沟通更“顺溜”?
下篇: “暴利”学生电子市场,谁能终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