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定律
定律一:只要你有做营销有强烈意志,即使你没有任何营销知识和技能,你也能够生存下去。
《美军生存手册》开宗明义写道:许多求生的案例表明,坚定、强烈的意志可以克服许多困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男子被困在沙漠里八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生存技能的训练,所以他没有做对一件事,可是他想活下去。就是靠着这个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他活了下来。训练、装备,再加上求生意志,你就能征服遇到的一切障碍,你就能生存。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生存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各种问题和困难事先都要有所准备,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实际上的,都可以为你以后采取“习惯性举行为”准备。因为每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你是来不急学习甚至请教的。关于生存的知识和训练会给你自信——生存态度,会让你对任何突发事件有所准备,尽管你在当时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一个人若没有积极的态度,在身处可怕的环境时很容易惊惶失措。
升职定理
定律二:选择一个快速增长的企业比选择一个声名显赫的好公司更重要。
一个声名显赫的公司也许会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按部就班地对你进行培训,等到你感觉岁月沧桑的时候也许能爬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但在这样的公司会有一个感觉:没有任何人是不可或缺的,包括你自己。在一个体面的公司拥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就等于进了围城。
一个千疮百孔的企业或许对你求贤若渴,或许你是不可替代的。但请注意:除非你能掌控这家公司,否则,你挽救不了这家公司的命运。
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能够不断产生新职位,一个新职位通常能带动3-5个人连环升职,因为每个升职的人都会空出原来的职位。有些人升职更快并非他更能干,而是有更多的职位等着新人去填补。
有一句俗语叫做“大火无湿材,大水无沉沙”。在快速成长的企业升职就如同驾着顺风船顺水而下,你的速度既借助了风力也借助了水流,企业的高速必然带动你高速进步——除非你笨蛋到家了。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没有增长,你的升职就只有下列途径:第一,上司退休——如果上司比你还年轻,你就更倒霉。第二,等待上司犯错误——上司可能给你还小心翼翼。第三,等待上司高升——上司可能比你还犯愁。如果等不到这些,你可能只有祷告“上帝千万别保佑他”了。
定律三:跟着一个快速升职的上司,你也能快速升职。
要学会选择上司。上司倒霉了,你不可能沾光。上司被免职、降职或调职,接任者通常来自外部。上司升职了,你才有机会接班。
更重要的是,一个快速升职的上司一定有绝招。跟着上司耳闻目睹,也许你也能够学几招。毕竟,最重要的培训是上司对你的同化。
定律四:最好不要用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要让影响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聪明人只用业绩验证自己的能力,而不能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因为把能力变成业绩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还有那么多不受能力控制的因素存在。
聪明人是靠影响力获得上司认同的。什么是影响力?就是你还没干,上司就认为你行。联想的柳传志有一个著名的“三把式”理论:“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又练又说是真把式。”用业绩证明自己就是“傻把式”。
作为一个曾经当过老总的人,我以我的经验告诉大家:如果遇到一个我赏识的人,我会把他调到最容易出业绩的市场,通过业绩验证我的眼光没错。如果一个受我赏识的人眼看出不了业绩,我会及时找借口把他调离,我不会让所谓的业绩毁了一个有前途的人。
有的人还没开始干就坐上了重要位置,有的人业绩出众还是得不到重用,不要埋怨职场不公,这就是职场规则。
定律五:选择有增长潜力的市场,比选择好市场更重要。
与选择企业、上司同等重要的是选择目标市场。启动一个差市场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能够做到的,更何况企业老板都有“马太效应”的思维,越是好市场越支持,越是差市场越不支持。做一个本来就不错的好市场,业绩也是“前人栽人后人乘凉”的结果,说不定还会在同事中间形成“巴结领导”的印象。
最佳目标市场应该是“有基础,没销量”的潜力市场,这样的市场稍做努力就能出销量。在“业绩才是硬道理”的结果导向之下,上司不一定有耐心等待你去打基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去做销量。
定律六:如果你多次跳槽还没有解决职业生涯的问题,不妨试试“跳行”。
一个朋友在方便面行业干了十年,跳槽无数次,总是没有提升,职业生涯入瓶颈。我对他的建议是:别再跳槽了,赶快跳行吧。那个行业与十年前的方便面行业相似,你就往哪个行业跳。后来,我介绍他进入一个行业,他刚一入行就惊呼:“太好做了,简直到处都是机会。”每次召开销售会议,别人都是讲困难,只有他讲机会,老板喜欢的就是讲机会的人,很快就受到重用。
定律七:如果你会抓老鼠,那么按照“白猫黑猫”论,你充其量只是一只好猫,而且可能命中注定一辈子就是抓老鼠了。如果你善于总结抓老鼠的经验,那么不管你是否曾经抓过老鼠,你都有希望成为猫的领导。
有些业务员的业绩很好,但如果让他们总结为什么做得好,真比让他做市场还难。这样的业务员可能就只是一个优秀业务员而已。
所谓领导,就是一个“经验批发商”,把优秀业务员的经验总结出来,然后全面推广,变成大家的经验。
本人营销管理者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只要遇到困惑,就到市场一线去寻找答案。一定有很多优秀业务员的创造性工作解决了我的困惑。我与业务员的差别就在于:业务员会解决问题,我则善于总结经验。业务员善于解决个别问题,我则关于解决普遍问题。让我当业务员,我不一定比业务员做得好。让我当领导,我就会比所有业务员都强。
定律八:如果你在一个市场已经干了三年,仍然没有升迁的机会,那么你升迁的机会渺茫。建议你,要么申请换个市场,要么跳槽。
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一个市场的激情不会超过三年,超过三年时间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对问题视而不见,被问题所同化。同样,当你自认为对市场最了解的时候,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三年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不要指望以后能够解决。
定律九:业务员要想升职,重要的不是想办法出业绩,而是要有领导思维。
业绩不是升职的唯一要素,甚至不是升职的必要要素。升职最关键的是要有上司思维或老板思维。
业务员思维是:老板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老板思维是:你干多少活,我就给你多少钱。
如果你是员工思维,你将永远是一名员工。如果你是老板思维,你终将成为一名老板。
成功定理
定律十:成功的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拥有“永远的正向思维”的人。
杯子里有半杯水。有人说:“还剩半杯水。”有人说:“只剩半杯水了。”一个是负向思维,一个是正向思维。
沙子里混着金子。有人说:“金子里有沙子。”有人说:“沙子里有金子。” 一个是负向思维,一个是正向思维。
有些行业竞争无序。有人说:“竞争太混乱、太激烈,简直没法做。”有人说:“竞争无序说明大家的水平都不高,正是一统江山的大好时机。” 一个是负向思维,一个是正向思维。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当大家看到困难的时候,你一定要看到机会。抓住了机会,困难可能就消失了。因此,成功的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拥有“永远的正向思维”的人。
成功者也有问题,但是他们的成功掩盖了问题。我曾经问很多人:“好市场问题多还是差市场问题多?”有些人回答:“好市场销量大,当然问题多。”我的回答是:“差市场的问题经常被拿来小题大做,以证明市场差是有原因。所以差市场不是问题本身多,而是提出的问题多。当你去做市场时,你是从抓机会入手还是从解决问题入手?”
定律十一:如果你是个幸运的“倒霉蛋”,那么你可能“被迫成功”。
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动物在遇到危险时,才会做出超出极限的发挥。生物学家的结论是:成功属于“倒霉蛋”。如果你总是遭遇“不幸”,比如总是分到最差的市场,享受的政策总是最差,那么,你在危急时刻超出正常能力的表现,可能使得你不得不成功。因此,面对不幸,不要总是抱怨,而要说:“让我遇到不幸,真是太幸运了。”
定律十二:有效工作比勤奋工作更重要。
普通人说:“我尽力了,我没闲着,我对得起这份薪水。”聪明的业务员每天这样问自己:“我今天的工作对销量持续增长有贡献吗?”如果一名业务员的工作对销量持续增长没贡献,他的勤奋又有何用?很多人的勤奋只是因为做了太多无效的事。
我把人分为两类:一类创造价值,另一类制造成本。勤奋工作也许只会制造成本,有效工作才会创造价值。对那些在市场风尘仆仆地跑市场的业务员,我经常评价他们只是“对中国交通事业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对企业却在是制造成本。
定律十三:拥有“常识”或许能让你成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拥有“常理”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常识就是“公共知识”,“1+1=2”就是常识。常识只是让你成为正常人,不会产生竞争力。
产品卖不动怎么办?降价、做广告。只要是一个健全的正常人都会这么想,因为这是常识。如果营销就是这么简单,营销还是一门学问吗?
常识会让你进入一个叫做“合成谬误”的陷阱。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合成谬误”:十个老翁相约喝酒,约定每人带一壶酒,兑在一起喝。一个老翁想,如果其他人带酒,我带水,不就占便宜了吗?那知大家把“酒”兑在一起时,他才知道其他老翁也是如法炮制。
最经典的合成谬误就是“丰收悖论”:一个农民丰收了,收入会增加。当所有农民都丰收时,价格会下降,收入可能反而下降。合成谬误反映在营销上就是:率先做铺货的人成功了,大家都跟进时只是找齐了。率先做终端的人成功了,大家跟风时只是增加了成本而已……。你要成功,总得知道一点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吧。
原载《营销人生存手册》,谢绝转载
查看毛小民 的所有文章
上篇:
项目总监致各区域负责人的一封信
下篇:
超级难缠客户,感谢那些最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