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好项目、不缺人才、不缺人脉、不缺管理、不乏眼光等等等等,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很多时候,“缺钱”都不过是企业主们在难以跨越各种成长烦恼时,给自己所找的台阶。
避开企业主们“缺钱”的烟雾弹,走进小企业,我们就会发现,小企业们缺的、做得不足的、致使它们难以长大的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
在这里,本文为小企业们成长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做了六种简要的归纳,它们是:其一,营养不良;其二,取向不准;其三,调教无方;其四,交友不慎;其五,暴饮暴食;其六,眼界过窄后劲不足。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个看看小企业们成长中的这些烦恼。
一谈起“营养不良”,似乎就让人想起面黄肌瘦、畸形怪状,难以在正常的成长期内达到自然、健康成熟的境界。如果将小企业看成一个人的话,实际情况可能也差不多。
老肖本是某高校的物理老师,由于他长期以来专注于环保节能产品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科研成果,所以通过这些成果的转让,老肖早就和那个“穷教书”的说了拜拜,这亦使老肖逐渐积累起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但老肖是个素有凌云志的人,他并不想只做一个体面的高校老师和一个科研工作者,他要做的是直接将自己的科研产品转变为生产力,自己当老板。
怀揣着对宏图大业的梦想和一份获得过某金奖的产品专利书,52岁的老肖从学校办理了内退手续,邀约上几个在销售、生产管理等方面可以信赖的素识,办起了自己的环保设备厂。
建厂房、进设备、买原料、发工资,150万元的自筹资金加上30万元的贷款,好象在一眨眼之间就花了出去。产品推广要钱、开动生产线要钱、发工资也要要钱,现在怎么办?在借贷、融资无着后,老肖动起了以强化产品销售、争取销售回款转动企业正常运转的念头。可这又令老肖犯起了愁。
因为要将自己的环保高效节能炉、节能灶迅速的推向以小城镇、农村为主的市场,就需要人海战术,可到哪里去找能力、素养都信得过的销售人员?人手不够,再加上为省自建销售渠道的成本开销,就借政府部门的手将产品推出去。找到了扶贫办、农机站等等,可是令老肖始料不及的是这些单位也不是百忙活的,他们又要在原价格基础上加价50-120%不等,这一加价,产品的价格不但乱得难以控制,而且还明显的过高了,农民朋友只有望着老肖东倒西窜的产品兴叹。老肖急得没法,只有找到合作部门谈判希望执行市场可以接受的统一价,可是那些部门不干,并还要叫老肖将自销的产品的价格提上去,如果不提的话,就用老肖的的产品给老肖打价格战……老肖的梦想就此开始搁浅。
从老肖企业前后的遭遇来看,其受到了人、财、物等多方面营养不良因素的制约。首先,因为对项目所需资金缺乏充分预估、贪大求全的原因,造成了缺钱;其次,人力资源准备不够充分;其三,缺乏市场经验,缺乏对行销中各种困难的正确预估与应对能力。应该说,这三大方面的东西,是老肖企业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同时,我们亦能从上述看出,其实企业就象一个有机的生物体,它是具备自组的特点的。说简单一点就是此消彼长,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自有资源的掌控、调度、整合和循环再生。
诊治:解决营养不良:麻雀虽小肌体既要和谐也要全
小企业营养不良的致成因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两种。就先天性的来说,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等等原因,而致使一些小企业出现一些必备的组织架构不完善、必备的人力资源配备不齐全等等营养不良症状。就后天性的营养不良而言,则多是出在企业主缺乏系统规划和通盘考虑上的情况下的。
在本处,本文将着重阐述有关后天性营养不良的诊治。
谈到中小企业,我们常说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很多人都仅看到这句话所包含的两层意思中的一层: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尽量齐全(从某中层面上说,这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误导),而没能看到另一层对小企业而言或许更重要的意思:麻雀之所以能如意着陆、轻松飞翔,是离不开它肌体部位的和谐的。也就是说,小企业有限的资金的使用、物质条件的使用、人力资源的使用,要讲究匹配、适应、和谐,要能促使企业安全过渡到某一发展阶段。
就具体的诊治而言,当企业出现营养不良,难以适应某阶段发展需要的景况时,企业主们的通常做法是:
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间充满了即时性的资源敛聚和调整。如缺人,就现找人,缺钱就忙着现找钱。但这些调整,往往都很难如意,因为具备专业素养的、能结合企业实情熟练使用某方面技能的人不好找,及时的、尽量充裕的资金、物资也不是想找就能找到。
而且,由于时间仓促等等影响,即使你找到了强身建体的人、财、物等资源,你还不一定敢用。因为仓促就多意味着被动,被动又多意味着获得资源的代价不菲。老肖企业的被动局面,多多少少就和此有关。
2、妄图整合社会资源,借他人之势来克服自己的营养不良。这种思路并不错,只是在实际中,小企业们往往都会将算盘打空。因为,小企业们多缺乏整合和驾御社会资源的经验乃至能力。小企业们一旦将自己营养不良的改变期望主要寄托在了他人身上,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还是比较容易就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
很明显,上述事后的作为,由于是问题出现后的遇强反应而不是从根源上进行的强身健体的措施,所以是很难使小企业们由营养不良走向健康成长的。在此笔者建议:
1、用通盘考虑的眼光制定资源使用计划
其中,和谐、匹配、适合是资源使用的大原则;兼顾到某一阶段完整期限内的资源使用需要,是基本的要求。否则容易此消彼长的促成企业营养不良的特征。
如果自身资源无法适应企业成长的需要的话,就要提前进行人、财、物资源的调度、储备与优化(如员工技能的培训),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甚至是病急乱投医。
2、扩大可整合并运用的资源的获取途径
由于小企业的老板们多是第一次独立经营事业,所以很容易出现对企业成长风险预估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验不足、危机意思不够浓郁,所以有时候会出现自以为资源够用的自满意识。这是非常有害的,为什么又不能提前多做几手准备呢?在融资途径上如此,在对人才的了解、聘用上亦是如此。
3、自我造血机能的尽快培养
在老肖企业的例子中,老肖本来是想发挥销售链的自我造血机能来解决资金的压力的,但最终却因为自有渠道体系薄弱、过于倚重他营渠道体系而美梦破灭。显然,如果要尽快培养起自我造血机能,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匆忙上阵、仓促应战。如此“赌博”多半会伤血与败血。
[12]下一页
上篇:
社会化媒体营销红宝书
下篇:
网站存亡的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