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没有任何诋毁屈云波先生以及科龙企业的意图,相反,我非常尊敬屈云波这位中国营销界标志性的人士。其实屈先生的离去,不仅仅是屈先生与科龙的两端问题,而更是中国营销界与企业界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情,个中意义难以短言廓清,相信其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显现。)
屈云波的失败有两点,一是个人品牌资产的流失。二是标志着营销的中国功夫已经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了,中国营销军团是思考自己的时候了。
中国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营销公司或者专家给组织提供的不应当是营销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而应该是改变组织生活方式的建议案并助其彻底改变生活方式。
中国企业在目前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最主要的营销问题是产品问题而不是其他,产品研发模式不改变的话,办公室产品+著名营销专家或者是公司只能让企业死的更快。
屈云波先生最近黯然离开科龙,两年的企业营销生涯告一段落。屈先生对自己两年的科龙业绩有一盘点:"我刚上任时,科龙欠人家的广告费就有两个多亿,现在只剩下几千万了。我来之前,科龙的最高应收账款是12个亿。我刚上任时是七八个亿,现在账面上还有两个亿的应收账款,其中一个多亿是以前留下的,我在任时的应收账款就是6000万左右。几乎为零的坏账率在中国家电业职业经理人中是屈指可数的。"
虽然屈先生有如此的成绩,但是科龙依旧身陷苦海,依然没有走出亏损的窘境,如此结果虽然不能由屈先生一人担当,但是营销是改变企业生活方式的功夫,营销总裁是这“改变”的主角,既然,没有质的改变,就是说屈先生的功夫失败了,要不然就是科龙把屈先生用败了。成败英雄论告诉我们,科龙的调整失败了,屈先生也失败了。
屈先生的失败有两点,一是个人品牌的失败。屈先生是中国营销界的标志性人士,应该说其中国化的营销理论创建与传播为中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由此屈先生本人也累积了不菲的个人品牌资产,但是,就是如此专家也没有解决科龙的问题。不要再做什么分析与讨论了,科龙的职业生涯将对屈先生未来职业道路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屈先生离开科龙的时候也是他个人品牌资产大量流失最大的时候。虽然,业界认为,屈先生可以非常容易的在企业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我认为,找位置是简单的,关键是在这样的位置上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屈先生空降科龙之时,置疑就一直伴随始终,现在看出局(被动的也好主动的也好)已经给这种置疑一个明确的答案,对屈先生个人来说,个人的失败已经被业界确定,只是这种失败是科龙给屈先生带来的,还是自己得来的都不好说,也都不愿意说。
第二个失败是营销“中国功夫”的失败。营销是为企业而存在的,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化了,企业应当适应这种变化,营销更应该适应这种变化。作为中国产业界前沿领域的家电业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表面看起来所有的营销手段的作用都在减弱,实际上,这是企业产品同质化引起的结果,而不全然是营销手段的问题,在这样的时候,营销最主要的着力点应该是解决产品的创新问题,而不是技术手段有问题,而中国整个营销界的操作理念与操作的技术工具仍然集中在广告、促销、渠道建设、营销队伍建设、策划创意以及销售等领域,并且,营销概念的误导正在把企业引向一个没有出路的死胡同。
其实,营销不是销售、广告、传播等技术性的东西,而是企业的生活方式,是企业适应始终变动着的市场的一种生存方法论与生存技巧。
这种生活方式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持续的竞争力与发展力,这种竞争力与发展力在中国家电企业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产品的创新力与市场号召力。
对现下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讲,传统意义上的营销只是些被企业以及所谓的专家或者是专家的公司割裂的部分,这部分工作相对与产品来说有一个明朗的关系:那就是传统营销是毛,而产品是皮。好的营销以及营销的效果是建立在好的产品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好的皮才可能有好的毛的可能,没有好的皮,单纯一味的去摆弄皮,或者是请好的营销技术专家或者是公司是没有用的,其实放眼市场的历史可以看到,好的产品是不太需要营销的,它会自己拉者自己走,而不太需要营销的拉动的。
中国营销界长时间给企业提供的服务仅仅局限于营销操作技术的惯性已经让中国企业迷糊了,再加上一些所谓权威的影响,企业界简直是迷了路。
营销是为企业服务的,具体一点说是为产品服务的,但是这种服务并不是在产品诞生之后的后续服务,而应该是超前服务,好的营销公司应该与企业一同生孩子(产品),而不是等生了孩子(产品)之后去做包装,没有好的产品做前提,再好的营销也是徒劳的,我们的企业越是产品不好卖营销费用就越高,实际上,不要心急,我们的钱应该投放到新产品研发的信息收集与制造上,应该考虑改变自己研发产品的模式。
我本人掌握到的将近20多家家电企业的营销系统可以看到,他们的营销还是围绕在产品以后的销售中展开,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根本就没有什么数据可以依靠。
请专业调查公司做的市场调查更本不能用,很多都是调查公司蹲在家里提供的负供给,靠自己的企业调查,根本就做不了(没有自己的产品市场信息回馈体系),所以,出现的新品研发模式是:靠一小撮人在家琢磨,然后没把适销对路的产品抛到市场上去,却把大把的钱投放到所谓的营销上去,这样的模式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著名的专家与营销公司仅仅成了企业领导的安慰药而已,而起不到真正的结果,企业却因为大量的无利润支撑的大量投入而大面积缺血。
所以,我说中国根本不缺少营销操作技术的人与公司,真正缺少的是改变企业新品研发模式的人。新品从市场中来然后到市场中去是非常简单的话,但是操作起来企业全忘了。
中国家电企业只所以出现了目前这种市场景况,不是营销的问题,而是狭义的营销观念导致的问题。赶快把自己与市场之间真正的信息反馈渠道架起来吧,真正的营销公司应该做的是这样的工作,而不是去操作技术活儿。
好的营销人或者营销公司是帮助企业创造好的产品,而不是帮助企业创造好的广告或者渠道或者促销等等或者,好的营销人与营销公司应该帮助企业减少营销。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屈先生失败了,他在科龙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为科龙发展有创新性与有竞争力的产品,整合好市场与研发的关系,而不是做VI,收应收账款与付广告费的工作,这些应该是由企业市场部经理或者是业务部经理来做的事情。科龙如果一直解决不好自己的产品问题,自己肯定没有出路。
屈先生的这种失败也是本土化营销的“中国功夫”的失败。从这点可以看到,中国营销界的操作理念与操作实务应该转型了。
另外,留给企业界的思考是,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营销公司与营销专家来解决的自己的营销问题。
上篇:
营销整合不是营销组合--走出营销整合的误区
下篇:
如何打赢心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