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2005年9月,受山西省晋城市经济委员会委托,卫虎林教授主持承担了《山西省晋城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课题包括一个主报告和八个分报告(分别是煤炭、电力、冶铸、建材、丝麻、煤化工、农产品加工、高新科技等行业的分析报告)。经过一年的研究,2006年9月完成课题。2006年底,主报告《山西省晋城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经晋城市政府有关会议研究通过。
冶炼铸造是晋城市的传统产业,也是一大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冶铸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能耗、规模、效益、环保等指标都很不合理。“十五”期间,按照“关小改中建大”和“关小改中上档次”的调产方针,冶铸产业结加大构调整步伐,全市冶炼铸造行业整体迈上了新台阶。
冶炼业:“十五”期间,关闭了所有1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重点加快了100立方米以上和300立方米以上高炉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泽州东方、众鑫、城区健牛、陵川鑫源等13座100立方米以上高炉和高平兴华1座318立方米高炉。福盛钢铁有限公司100万吨轧钢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铸造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以开发区的精密铸造园区为龙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南村铸造工业区,北留精密铸造区和泫氏球墨离心铸管铸造区。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上游的冶炼企业、中游的铸造企业、下游的精密加工企业的良性联动,产业链雏形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正在显现。同时,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制造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发区国际铸造工业园区、泫氏、汉通、盛固精工、小笠原等一批高档铸造企业迅速崛起。
2005年,全市生铁产量达到308万吨,铸造产量达到7265万吨,其中中高档铸件占42.4%。冶铸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到22.8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利税达到5007.4万元,占全市工业企业利税的0.7%;从业人数达到4714人,占全市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2.92%。
二、冶铸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生企业的规模较小,市场影响力较弱
晋城市冶铸行业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较小,影响力较弱。由于新成立的冶铸企业成立时间较短(3-4年),企业单体产品种类较少,有的为10余种,有的只有2、3种;企业单体生产规模较小,与国内同类型排名第一的企业差距较大,尚未在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2、冶铸企业数量较大,但产业集中度较低
冶炼铸造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企业,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来支撑其资源、环境、成本、技术优势。2005年,晋城市生铁总产量仅为308万吨,而规模以上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延伸加工业企业数多达14家,规模以上冶金企业单体年产量不足20万吨,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冶炼铸造行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
3、企业投资、运营环境仍需改善
“肥水不流外人田”、“宁当鸡头,不作凤尾”等保守观念依然存在;行政审批制度中审批事项较多、审批程序复杂;企业投资的软环境,包括行政环境、司法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落后于其他开放度较高的省、市及地区。这些都制约着晋城市冶金行业今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资源优势
晋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73.3亿吨,铁矿资源探明储量6245.8万吨,硫铁矿资源探明储量4084.6万吨,锰铁矿资源探明储量473万吨,铝土矿资源487.8万吨,石灰岩资源8624.万吨,硅石资源419.3万吨,粘土资源1918.4万吨,铁矾土资源229.8万吨。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5年石灰岩矿产预测产量480万吨,其中水泥灰岩200万吨,电石灰岩30万吨,熔剂灰岩100万吨,石料灰岩150万吨,之后产量逐年递增,到2010年预测石灰岩矿产产量680万吨。2005年粘土矿产预测产量40万吨,2010年预测产量50万吨;白云岩2005年预测产量60万吨,2010年预测产量100万吨,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各种矿产资源完全可以支撑今后五年冶铸行业的加速发展需要。
(二)政策优势
"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
(一)发展思路
冶炼业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强对环保型冶炼高炉的研究开发,推广冷压球团设备、高炉煤气发电、冶炼铸造双联工艺、炉渣综合利用等冶炼配套新技术、应用节能环保型化铁炉等,促进企业进一步上挡升级。铸造业以泫氏、晨晖、清慧等优势铸造企业和开发区铸造园区为龙头,以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和零部件总成为方向,延伸铸件——机加工——总成和整机装配制造产业链,实现由铸件产品向以汽车、机械成品零部件为主导产品的上档升级,积极发展汽车配件、球墨铸管、煤炭和矿山机械,实现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的转变。
(二)发展目标
重点抓好泽州、高平、阳城和开发区的冶铸产业发展。“十一五”期末,生铁产量达到300万吨,钢材达到100万吨,中高档铸件达到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到2010年,万吨以上铸造企业达到41家,其中,铸管企业10家,铸件企业31家;铸件生产规模由“十五”期末的75万吨发展到227.2万吨,其中,铸管企业89万吨,铸件企业138.2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12.5亿元、利润9.1亿元、上交税金7.7亿元。
(三)投资及配套条件
“十一五”期间,晋城市冶铸及装备制造业总投资概算为 827783万元,其中,冶炼业359150万元,铸造业300070万元,制造业168563万元。
总计需要征用土地909.00亩,其中,冶炼业320.00亩,铸造业212.00亩,制造业
377.00亩。
测算需要用水总计3422.00万立方米/年, 其中,冶炼业"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
冶炼业重点规划项目:泽州龙兴1000立方米高炉1项,高平闵峰500立方米高炉1项,陵川鑫源450立方米高炉改造1项,泽州大阳2个318立方米高炉,福盛钢铁三期工程等。
铸造业:规划万吨以上铸造企业41 家,其中,铸管企业10家,铸件企业31家。
(一)整合冶铸企业资源,做大作强冶铸产业
“十一五”期间,冶铸产业要重点抓好泽州、高平、阳城和开发区的冶铸产业发展。坚持“高档铸造、精密铸造、绿色铸造、数字铸造”的发展定位,以汉通机械、小笠原铸造、金宝特机械、高平泫氏等企业为重点,提高铸件产量。
(二)延伸铸造企业产业链,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和“晋城创造”转变
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在现有台湾盛固精密机加工项目基础上,加快建设盛固二期项目,大力吸引国内外客商引进国际先进的精密机加工设备,发展以铸造毛坯件为原料的精密机械加工项目,提高铸造产业的附加值,实现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和“晋城创造”的转变。
(三)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力度,构建集冶炼、铸造和制造为一体的低能耗、高效率、环保型的冶铸制造业发展体系
“十一五”期间,晋城市冶铸行业以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和零部件总成为发展重点,新建的企业,原则上要向开发区、高平冶铸园和泽州、阳城集中,冶铸园要以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方向,构建集冶炼、铸造和制造为一体的低能耗、高效率、环保型的冶铸制造业发展体系。
(本文为2005-2006年卫虎林教授主持完成的《山西省晋城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