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收盘价比发行价上涨38%,市值23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而且还超过了中国腾讯和百度的市值总和。马云的个人财富也超越万达王健林、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成为中国新首富。
阿里巴巴为何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市值?阿里巴巴与腾讯、百度的未来竞争又将如何?
阿里巴巴市值超越腾讯和百度之和的根本原因
对于阿里巴巴2300亿市值,投行和投资者只是看到了阿里巴巴连年来不断增长的收入,以及淘宝、天猫庞大的交易额,还有中国巨大网民市场的红利。
然而在我看来,阿里巴巴之所以超越腾讯、百度成为仅次于Google的互联网公司,主要因为阿里巴巴率先完成了网上建国的任务。
上市前夕,马云发表了一封《在15年争议中如履薄冰,不回避挑战》的公开信。在这封信中,他27次提到生态系统,他说:“我们运营的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由全球数亿的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组成的仍在持续长大和进化的新经济体。”
如果从国家角度看,阿里巴巴就是一个虚拟国家,这个国家不依靠向普通公民收费,而是依靠向在这个国家里做生意的企业收入“税费”,税费的组成包括了广告费、服务费、交易佣金等。阿里巴巴将收入的资金用于购买流量、打广告、建设平台、物流等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而马云所讲的“生态系统”,事实上就是一个国家的生态和规则。
腾讯似乎也是一个虚拟的国家,但是腾讯的营收模式并不是向国家中的企业收取“税费”,而是依靠向普通国民提供娱乐服务获得收入。百度则是典型的“管道”或者说是高速路运营商,向获取流量的企业收取“过路费”。
然而随着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越来越多的线下生意开始上网之后,阿里巴巴这个提前为企业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依靠中国网民和电商交易额增长红利迅速崛起,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参照虚拟国家角度分析阿里巴巴外,我们也能参照万达王健林构建的万达商场模式,王健林曾是中国的首富,依靠的是搭建线下交易平台,向入驻万达的企业收取租金、销售分成、金融服务等等,王健林构建了一个线下的商业王国,并依靠“税费”获得巨大收益。
而马云则构建了一个线上的商业王国,其规模远超线下模式,在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招股书中,首次披露了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单独计算的成交总额(G M V )。2014财年淘宝总G M V为1.172万亿元,天猫总G M V为5050亿元。
三巨头站在了连接商业和服务的同一起跑线
显然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之后,互联网公司的未来在于连接商业和服务,阿里巴巴提前连接了商业和服务,而腾讯、百度也开始从原有的商业模式向连接商业和服务大举迈进。腾讯希望借助QQ、微信连接服务,百度希望依靠搜索、大数据连接商业和服务。在连接商业和服务的战争中,三巨头优劣势十分明显。
阿里巴巴的优势之一在于先入为主,已经先于腾讯、百度建立一个靠“税费”获得收益的虚拟商业王国。同时,有着完善的规则、制度和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付宝这个可以实现整个生态闭环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如果用马云的话讲,阿里巴巴的最大优势在于一个完善的连接商业和服务的生态系统,涵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线下连锁、广告服务、金融服务所有环节,并通过疯狂的收购为线上线下结合做准备。
阿里巴巴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一方面网民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企业蜂拥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开店,流量吃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强粘性账号体系,用户过于松散。2013年6月30日,阿里巴巴交易额的同比增长率为65%;201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交易额的同比增长率为45%,增长率面临天花板。阿里巴巴如何更多的获得流量并分配给商铺,成为其急需解决的难题。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崛起必然分流阿里巴巴的线上交易。京东商城2013年的GMV为1255亿,并仍在保持高速增长。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一号店等B2C电商平台正在以保证正品,追求低价的优势侵蚀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业务。微信的微店、百度的直达号,也希望从去中心化、大数据方向切下电商的蛋糕。
腾讯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拥有近10亿粘性极高用户的腾讯拥有其他两大巨头所不具备的稳定可靠流量,腾讯也曾将这一优势比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流量海洋”,腾讯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流量导入到商业和服务中去,包括投资京东、大众点评、滴滴打车、中国石化等等。如果能够完成从依靠游戏营收向依靠商家和服务的“税费”营收,那么腾讯会很轻松的再次超越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因此,腾讯目前的主要任务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同时,微信开始进入智能设备,比如家电,开通企业号进入移动办公市场,这都是对手所不具备的能力,腾讯的微信如果可以无处不在,意味着成为真正的超级入口。
腾讯的劣势也值得分析,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这些劣势。首先,从国家角度看,腾讯已经将自己的商业平台进行了剥离,电商全都交给了京东、搜索交给了搜狗,这两个曾经亏损的平台剥离后,短期内可提升腾讯利润率,但是从长期看或许意味着巨大隐患。因为腾讯失去了构建连接商业、服务生态系统最可控的两大平台,这或许不利于微信支付的快速推广,同时在连接商业和服务的产业链中,腾讯能够涉足的环节变得过少,这样不利于利润的获取。
百度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在搜索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无人撼动,同时迅速将搜索的优势转向移动端,并希望构建一个以搜索为中心连接商业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直达号计划。而且百度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实力也在其他两家之上,百度也在加大对大数据的运营,希望以此渗透到更多的传统产业之中。
百度的劣势在于没有一个强大的账号体系,无法更好的黏住用户。目前,百度正在通过贴吧、金融、去哪儿、糯米网、知道、阅读等旗下所有业务吸引用户注册百度帐号,并实现打通。为了构建生态系统的闭环,百度也在支付和金融上发力,目前仍严重落后于阿里和腾讯,这也是百度连接商业、服务最大的短板之一。
互联网也进入了有产业链的时代
此前的互联网是没有产业链概念的,这意味着一切都是中心化的,集权式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可以通吃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环节,比如,腾讯可以开发游戏,运营游戏,再依靠支付体系获得营收,整个过程无需其他企业配合。但是在连接商业和服务的时代,互联网真正的从中心化集权式向更加开放的“去中心化”方向发展,有了产业链的概念。
对此,马化腾、李彦宏都曾公开阐述过类似观点,认为互联网只是工具,传统企业的专业能力是互联网公司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横向一体化的互联网融合大时代里,互联网公司可能只是产业链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环节,并赚取这个环节上的利润。
阿里巴巴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希望在这个互联网融合时代获取占据产业链上更多节点,这其实还是一种中心化,集权化的思维模式,这是旧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而可能会引发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反感,比如,百度、腾讯、万达建立电商公司,进军O2O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案例,这也值得马云好好思考。
去中心化的时代,或许腾讯和百度更有优势。腾讯的微信、百度的搜索框可以散布到各类智能设备中去,不仅存在于手机上,从而更具入口价值,这所构建的生态系统或许比阿里巴巴当前的生态系统更先进,但这需要时间。
当然依靠“甘蔗理论”,企业能够拿到更多节的甘蔗就意味着获取更多利润,这与去中心化又是相悖的,因此如何更好地权衡取舍更加关键。
一个崭新互联网融合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幸运的是我们都将成为这个新时代变革的参与者、观礼者,未来无限美好,令人期待!
连接服务和商业,去中心化,成为未来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圭臬。其实除了巨头们,还有很多的细分领域也是大有可为,关键是这些公司有没有真正为用户们带来他们需要生活方式,切实的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1 投资协议书 2 IP + 社群 + 场景 + 分享经济=社群商业模式 3 11种颠覆未来的最佳免费商业模式! 4 互联网社群商业模式 = IP+社群组织+用户场景+分享经济 5 微信课程分销方案:腾讯芒种特训营的微课3天销售30万+! 6 活动复盘:10个经典的世界杯借势营销活动! 7 一份超全的策划入门指南 广告营销策划人必看 8 微信文章阅读量暴跌?起标题这8大雷区千万不能踩 9 《流量池》读后感:99%的市场营销都要懂的增长黑客思维 10 微博运营者必知的10个知识点 11 一年半获取3500万用户、90分钟创造2.28亿元订单的市场营销奥秘 12 电商运营文案技巧,如何提升产品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