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钟前夜 阿里巴巴可以按耐不住
0 ihunter 2014/05


我的航班从香港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黑人海关官员问我此行目的。我说报道一家中国公司的IPO,他马上问我,是不是明天上市的那家互联网公司。我说是的,这家公司叫阿里巴巴。

“你觉得这家公司股票怎样?”

“不错呵。有些华尔街分析师还说它低估了。”

“低估?这一定是一种策略。”

“也许吧,各种意见都有。”

“这家互联网公司相当于Facebook?"

"亚马逊加eBay吧。”

"是吗?!”

他让我留下指纹,重重地敲下章......

阿里已经结束了纽约、旧金山、波士顿、伦敦、香港、新加坡的路演,波澜不惊,甚至反响热烈地有些出乎市场的意料。阿里巴巴公司和马云本人都成为明星。阿里股票的发行价格区间价格也从60-66美元提升到66-68美元。

市场已经广泛预期这将是史上融资最多的IPO,在218亿-250亿美元之间。阿里巴巴(交易代码BABA)也将跻身于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公司。

其实在路演之前及初期,阿里巴巴给投资者感觉还是相当按耐自己。

阿里上市时机难说最好。今年已经有两家中国电商——聚美优品和京东成功上市。阿里去年因其合伙人控制董事会的治理结构无法兼容监管法规,错过了在香港的上市。今年IPO的日期也一直有待确定,从8月初延后至9月19日。

阿里巴巴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标志公司。这样一家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在美上市,不仅是资本市场、互联网的一件大事,而且为中美经济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领域,其他中概股公司在这点上无法与阿里相提并论。

因为体量如此之大、地位如此重要,注定会引起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到硅谷(也许将来还有好莱坞)的广泛关注。在路演准备期间,就有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委员会研究人员出报告谈到VIE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尽管美国监管机构SEC接受阿里的合伙人为基石的治理结构,但投资者仍然担心股东利益制度上是否得到足够保障。当年支付宝从阿里剥离,以及随之产生的阿里小微金融公司与阿里巴巴之间利益关系的厘清等等,都不出所料地成为投资者的风险揭示点。

路演期间还出现部分美国媒体对阿里部分投资基金的背景调查及解读。

此外,Facebook两年前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的拙略表现及此后股价跌破发行价的惨状,也给阿里一个警示。尽管阿里已经聘请了所有顶级投行承销,而且选择纽交所上市,但另一个问题依然存在。目前美国标普已经从Facebook上市时的点位提升了50%,经过两年牛市,许多人担心有泡沫。这些都令阿里倾向于采取审慎的路演策略和发行定价,以及采取一些保驾护航的措施防止出现Facebook式的问题。

路演开始进入第二天,华尔街一些基金经理及分析师开始认为阿里60-66美元的发行定价有些低。

先看市盈率:

百度市盈率37;腾讯34;亚马逊135(根据2014年报预测)。相比之下,阿里市盈率29,市值1676亿美元,基于的假设是阿里到2015年3月财年的净利增长逾50%。

还有一种比较:在美国及香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及电商公司,他们的平均市盈率43、远高过阿里。

此外,阿里息税前利润率EBITDA高达59%,在10家可比上市公司中最高。这十家公司包括了Google, Facebook, Amazon, Baidu, Tencent, 也包括了京东和推特这些尚未盈利的公司。

从路演的基本资料和视频来看,马云、蔡崇信、CFO吴亚馨,三个人分别从公司的价值观、使命、商业模式、财务及增长前景等方面所作出的表达相当有说服力。在回答一些风险问题时,马云显然事先做了精心准备。值得表扬的是马云的着装非常得体。三人的流利英文表达所达成的沟通效果也不容忽略。

路演结束了。

对于那些长期投资中国概念的基金来说,阿里正是一家业务成熟又处于增长期的公司。根据政府的公开数据,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增长至6亿3200万,这个数字已经远远大于印度的总人口量,而且有可能这个数字在2015年将达到8亿5000万。另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预测,全球线上零售业的产值将在2015年达到3950亿,这是2011年规模的三倍。阿里巴巴正处于中国消费与互联网经济两大趋势的交汇点上。

尽管还有许多疑问和风险顾虑,但是这个世界上哪里找没有风险的公司,而发现风险和对风险定价,这不正是纽约这个全球资本之都的一种常态功能吗?

阿里上市已经成为纽约街谈巷议的话题,阿里也将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公司,无论如何,一家中国公司将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

敲钟前夜,阿里可以按耐不住。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梁建章破解创新困局:将大公司变成小公司
下篇: 华为手机:用三星的方法能打败三星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