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预备军成长报告
0 ihunter 2011/12

上篇:时代变革催生“两栖动物”

  《经济观察报》文章说,在一个各方面处于转折状态的社会中,最先变化、也最为敏锐的是两种人:企业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分别承担着创造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两种职能,分别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和方向。
  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回避一个话题———知识分子与商业的关系。
  布鲁克斯说,知识分子和其他人之间的鸿沟业已变成一个连续体。在这个版图上,充斥着一群半学术、半政治、半富有的人。在现实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吗?不要说那些哲学、历史学教师完成了报社编辑、网站主管、企业顾问和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事业,就连一些学广告、学中文的学生也完成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出版商、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的多重角色。
  刘易斯·科塞在其研究知识分子的名著《理念人》(Men of Ideas)中提出,超越专业限制是知识分子的第一要义。他说:“理智(intellect)有别于艺术和科学所需要的智力(intelligence),其前提是一种摆脱眼前经验的能力,一种走出当前实际事务的欲望,一种献身于超越专业和本职工作的整个价值的精神。”
  而作为知识分子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或者同时又是广泛意义上的未来中产者,相当部分初涉世的知识青年和高校学生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他们懂得如何理解中国与世界,如何理解技术主义以及商业文明,理解管理理念、国际政治、东西方文化和当代艺术,甚至开始懂得生活的艺术和真实之关系。
  进入社会的变革时代,社会形态的调整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理想,为这些新生代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商业力量的再度崛起和互联网的发达,又为他们描绘了一个斑斓多姿的广阔舞台。他们之中正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游走于企业家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两栖动物”。
  尽管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但不容否认的是,中产群体的比例在经济发达地区正迅速提升,并出现了以高智商和跨学科为主的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富有人群。这是一群离开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久的知识青年和部分高校学子,他们正在创造财富的奇迹,并生动地印证着当代经济的青年特质和中产阶层日益壮大的发展趋势。
  正是这种多面手特质并具有中产潜质的“两栖动物”,我们将其命名为“中产预备军”。

中篇:中产预备军现状

【体验“变色龙”的小中产】

  “表演这东西,不像感冒,打一针,就会立竿见影。它需要你对自己苛刻,使自己充实,在努力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提升。”80年代出生的王帅面对着记者侃侃而谈,“2005年夏天给广泽牛奶拍广告,40度的高温,我在景山公园跑上一圈后,拿起牛奶,要做出很开心的样子,一饮而尽。你想想,一圈下来,我差点喘不上气了。但是我还要给观众传达出我很开心、健康的眼神。这个时候,导演用一句‘你很敬业’足以使我流泪。”王帅的神采里透露出一种疲惫之后的飞扬。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5年毕业的王帅迄今为止在《朋友》、《随心所欲》、《青春起跑线》里都是饰男一号。他说他的座右铭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这句话,为了一个梦想,他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四处奔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终于取得了一点小成就,这在他的成熟和自信中已然找到了答案。
  “当然演出的待遇还是可观的,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大部分寄给了父母,小部分留给自己花。不过,留给自己的这一小部分完全够自己买一些好衣服和一部车了。”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王帅表现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乐观。不过不足为怪,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他已经生活在“中产”这个散发着诱惑的名词里了,尽管当时在学校里跟同学们感觉上有点生分,但他“很爱那个集体,只要有时间,会尽量融入到那个集体中,那是人生中的一场大戏”,王帅悠悠地回忆。
  他仍旧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中亮相,依旧享受着镁光灯和人们羡慕的目光,以一个飘忽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场合,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一种大气和成熟男人的魅力。
  不过,谁也想不到他是个只有22岁的大男孩,“我就是一条‘变色龙’,经常客串一些不同的角色,从阳光男孩到成功富家子弟,变换在善良纯洁与阴险狡诈之间。”不经意的一席话透露出了王帅表演经验的老到,看过他主演的电视剧,人们应该都不会忘记男一号扮演者的深刻形象。
  “不拍戏的时候,我常常会看一些书,除了专业书之外,还有《论语》和南怀瑾写的书籍。有时高兴了,也会待在宿舍和好友对上几句诗文。”王帅谈到了学习,丝毫不敢大意。有人问,你已经演了那么多影视剧了,干嘛还这么累呢?“其实,作为一名成功的演员,只有熟稔的演技是不行的,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想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是一纸空话。”王帅猜想,未来的演员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石,就一定会被观众和市场所淘汰,前段时间一些演员闹的笑话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知资”兼备的准中产】

  中国的知识分子,传统上被称为“仕”,而与“商”在地位和名誉上有着巨大的反差。他们大多认同肩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把经商赚钱视为不屑一顾的“蝇利”。但是,现在他们中间却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概念:以丰富的知识换取资本。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陆晓文分析说:“随着改革开放稳定、深入地推进,人们有理由期望中国中产阶层快速崛起。这不仅在一个层面预示着一个富裕时代的开始,而且,一个稳健、理性、实际和有力量的中产阶层的出现,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在21世纪走向新的繁荣。”
  中产阶层是一个相对趋于稳定的群体,他们大多数人受过高等教育,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社会认识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得这一部分人在未来的社会中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研究员作出了如此判断。
  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当操着几种语言的青年男女轻车熟路地行走在证券、股市和资本市场,或者出入于高档娱乐休闲消费场所时,他们的长辈乃至长辈的长辈不得不叹息:世道变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而这所谓的年轻人,以70年代出生者居多,同时也有不少80年代生人也迅速崛起,成为新一代的中产预备军。
  中产阶层的日益扩大,跟我们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教育的日益开放性为这个群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王帅们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上,还有一大批未出校门的淘金者,已经在市场的广阔空间里任意驰骋。同样是80年代出生的赵水目前只是一个大二的学生,经营着一家网吧,效益良好。普桑轿车、松下DV摄像机、三星手机、GUCCI服饰、范思哲眼镜加上数十万的存款已然使他跨入准中产行列。
  “我学的是电子技术,管理方面的东西都是自学的。”赵水谈起这些来,也是一脸的得意。当初他在创办这家上规模的网吧时采用了合股的方式,在经营上采取人性化的运营模式,里面有沙发、单人床,让通宵上网的人有个休息的地方;有一排大书柜,各种琳琅满目的计算机书籍,供上网的人免费浏览;在网吧刚进门处放了一个饮水器、一次性的纸杯和一些削好的水果,无偿提供给顾客,既方便又卫生;旁边还熬有稀饭和绿豆汤,免费给通宵上网的人“填肚子”。
  尽管这些东西也都是不怎么起眼的小摆设,但是对于一些网虫来说已经很满意了。他的生意日益火爆。

【智勇双全的“摘帽书生”】

  现年21岁的王煜锋是武汉理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学生,目前经营着一家房屋艺术装修公司,年收入约30万。“我觉得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打工也要把自己的特长和所学习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成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王煜锋也是校园“草根创业族”的一员,他的理想就是能将自己的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向胡戎恩学习。
  35岁的北大法学博士胡戎恩,一个身份是上海政法学院的立法学教师,另一身份是上海欧晟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胡戎恩对记者说,他致富后的理想是:贤者云集,互相辩难,切磋学问。
  “那种穷的知识分子我坚决不做。我现在做的是壮大自己的实业,等实业强大到一定程度,用足够的钱成立一个基金,集合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一起做学问。”胡戎恩在接受某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百无一用是书生”,多少年来,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被经济边缘化了的知识分子。现在看来,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穷”字———穷则酸,酸则迂,迂则腐。
  历史发展到今天,一个最本质、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书生们开始摘掉穷帽子,从而涌现出越来越多胡戎恩式的“摘帽书生”。他们在用知识创造财富的同时,又在财富的积累中改变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建立起更为和谐、完善、科学的价值理念。
  “摘帽书生”们已经不再拘泥于“儒”这个概念,他们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享受着物质所带来的巨大实惠。
  这些掌握了财富和社会资源的中产预备军,其思想和行为继而又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中产状况调查】

  2003年初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03年2月末,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另一组数据,也就是社会上传说的,国内51%的居民储蓄存款集中于20%的少数富裕个人和家庭手中。换句话说,这意味着20%的富裕个人和家庭占有了中国1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中的一半还多。为计算方便,假若我们将每一个存款账户都看作是一个家庭,而每个家庭人数以标准的3口人计算,中国13亿人口,可分为4.3亿个家庭,其中的20%,也就是不到9000万个家庭,拥有国内1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中的5万多亿,户均将近6万元;若其中又有1/3归入所谓的中产阶层,则中国现有的中产阶层人数不足一个亿,也就是几千万人。
  有消息说,截止到2002年底,北京拥有私家车就已超过90万辆。如果我们假设,每一辆私家车背后都站着一个“中产”,则北京有中产阶层超过90万人。假若全国各省市都达到北京这个水平,全国则有将近3000万人的中产阶层。另外,还有一说,中国目前有1000个亿万富翁,有300万个百万富翁,如果此说可靠,则很难相信一些“专家”所乐意张扬的,当前中国中产阶层超过2亿人的说法。我们相信,中国目前拥有3000万人左右的中产阶层是一个较为可靠的数字。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在1500万以上的大学生中也产生了一批中产预备军。据保守估计,这群大学生中至少有近10万的准中产,且队伍将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而壮大。


下篇:中产预备军话题

【谁是中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提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形成足够大的中产阶层有五条标准:一、城市化率是否达到七成以上;二、“白领”社会劳动力是否大于或至少持平于“蓝领”;三、恩格尔系数是否平均降到了0.3以下;四、基尼系数是否控制并保持在0.25至0.30之间;五、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否达到12年以上。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认为,根据世界知识分子变化的一般现状和调查得出的有关结论,可以推测中国知识分子未来的可能走向:
  其一,市场选择决定知识分子的未来。市场因素是最大因素,年轻人既要考虑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多元的市场因素。这也是在高等教育中已经被普遍灌输的概念。
  其二,知识将成为获得生存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经是无可质疑的。因此,靠知识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将是青年和大学生的惟一出路。
  其三,职业知识分子是“中产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在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中,约40%的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或更高,加上拥有房产,把他们视作中国社会“中产阶层”是名副其实的。依照知识而言,高等教育还将培养出一大批的准中产出来。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经济危机下的老大战略报告(18)
下篇: 尴尬 困惑 不满——《2008中国HR职场状态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