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转型探路 能否成为不断重生的鹰
在富士康等大陆台企中,由台湾地区派驻到大陆的干部被称为“台干”,在大陆本土培养的干部为“陆干”。陆干弱势、台干当家的局面,在这类企业中并不鲜见。
然最近富士康这个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集团好似风向突变。
近期,富士康集团及其台湾母公司鸿海集团正在掀起一场由掌门人郭台铭亲自发起和督战的“人才本土化”运动。
推荐阅读乌托邦幻灭:Hulu视频网站将收费
万科再唱年底降价论
太子奶自主重组进入倒计时史玉柱:领导力第一条是说到做到福田:第一个靠新能源汽车赚钱聪明人如何摆脱“穷忙”人生华谊重组阵痛:剥离近250家企业岳飞的教训 让领导烦心的五类人
在这场被定义为“人才政策的检讨变革”的运动中,富士康内部全面自省其过去在“科技”以及“内需市场”上的两大短板,并对制约此两块短板发展的掣肘——本土人才政策的执行不力,大陆员工普遍存在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现象,进行全面批判。
富士康在此次“人才本土化”运动中,提出了全面转型思路。“鸿-富作为科技制造王国,正面临发展策略的关键抉择。”富士康在其最近一期内部《人才特刊》中明确指出,世界经济危机如海啸般爆发并席卷欧美,而作为“鸿-富”王国腹地的中国大陆,“却是努海飞舟,与危机擦身而过”。其判断: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已经进入剧烈震荡期,中国大陆正在震荡中走上了上升轨道,因此“坚定扎根中国,与大陆共成长”,将成为富士康“面向未来黄金十年的战略首选”。<...
上篇:
中国惠普:双线出击
下篇:
香港公司注册成为大陆企业跳板 融资平台升级
精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