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本事与董文标的底气
0 ihunter 2014/05

据企业观察报报道,很早听说互联网金融会成为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的热门议题。果不其然,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说马云“没本事革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微博)更是指责余额宝等产品钻了监管规则的空子。

不少网友评论:董文标不是不懂互联网金融,而是真真切切地怕了、担心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确实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互联网金融产生以来,传统银行从一开始蔑视它到怕它再到围攻它,这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就以余额宝这种东西来看,银行的态度首先是瞧不上,看不起;然后是认为这东西银行也能做。

然而,后来事情的演变大大超乎了他们的预计。如果说支付宝让传统银行业领教到什么叫“冲击”的话,那么余额宝则让传统银行业领教了什么叫“危机”。危机在哪里呢?

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通过吸收居民的闲散资金,然后以投资协议存款的形式回到银行,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从活期0.3%上升至5%以上。这么大的利差,带来了过去一年银行的“储蓄大搬家”,这自然引发了银行业的“反击”声音。百年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和根基就在于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低成本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宝的出现不正好打到了银行的七寸,动摇了传统银行的基础和根本吗?

也难怪,过去一年,传统银行正在经历一种之前未有过的感受:揽储能力越来越弱,愿意存款的客户越来越少。要不是商业银行变相销售理财产品,变相抬高利率来吸收资金,银行可能已经早活不下去了。

当然,也有人说余额宝的资金最终不是还要通过银行的协议存款进入银行吗?问题在于,这种协议存款跟普通存款区别还是很大的。另外,真正直接面对客户的是余额宝,银行和客户之间已经被隔了一层。这是最要命的。

事情演变到现在,中国的金融界只能看着余额宝吃惊、发呆,又羡慕又嫉妒。余额宝就像一个气球,无止境地玩命膨胀:500亿没有暴,1000亿没有暴,2000亿没有暴,3000亿还是完好如初,2014年2月底,据说突破5000亿元,依然看似挺好,突破万亿行不行?

但过去一个月来,种种监管措施让人突然感受到,余额宝这个越来越膨胀的气球何时爆炸,仅仅是时间问题,而不是确定不确定的问题。

在中国,互联网一向被认为是“法外之地”。从20年前开始,重视舆论监督的当局者,或许是不懂,或许是无从下手,这才让互联网在中国能够野蛮地生长。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互联网都压根没有监管机构,过去那么多年,它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传媒出版模式,让一个个本来就弱势的草根行业,濒临崩溃。

但是,这一次,它遇到难题了,它要颠覆的可是金融。颠覆草根行业容易,颠覆一个权势行业绝对不是这么简单。金融行业的掌控者很容易就能影响政策及政策的走向,这对互联网金融来说,是致命的。

金融创新和监管本就是两个对手,创新利用的是制度漏洞,有了创新就有了监管,但怎么管?何时开始管?稍有过分,就会将创新扼杀在摇篮里。

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这两个对手,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兄弟,但即使是对手,也需要一个良性的竞争。就像面对当前的这种情况,双方是不是都应该反思一下?

互联网金融应该反思过去数年野蛮生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传统金融也应该反思自己太过守旧。

在互联网金融面前,传统银行运作模式显然已经大大落伍,他们正在以复杂的心情关注着互联网,董文标说不担心成为“末代恐龙”。但马云会不会这么看呢?马云说过,不是他马云有多厉害,而是互联网本身厉害。传统银行是练太极拳,余额宝用的是冲锋枪。

传统金融该反思的是,互联网金融的确把无知的粉丝们从长期被负利率政策欺诈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中国金融的逆袭者,搅乱了商业银行最廉价资金成本。但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金融市场化的必然,余额宝仅仅是一个闪电,劈碎了人家的饭碗而已。而且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可能已经对传统金融造成了一些冲击,使得人们觉得传统的金融机构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这种冲击的本质还是良性的,它可以改变我们过去传统的想法。

或许我们可以试一下,互联网金融化和金融互联网化本是相向而行的列车,互联网对传统银行的颠覆并非一定是破坏性的,也可以成为建设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理解为,用技术提升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用思维变革传统行业的经营形态。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的本质并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金融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煎何太急,让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1+1>2”。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王健林真诚解答:万达执行力如何炼成?
下篇: 稻盛对谈柳井正:对现状不满 那是你的信念造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