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帝国缘何走向没落?
0 ihunter 2014/05

/34  |   分享到 网易微博0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网易财经  |  查看图集  |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商业传奇No.40 “逆袭”京东,能否被复制? 商业传奇No.39 一国一企之黑莓:坍塌的帝国 商业传奇No.38 华为:为何世界都怕它?

【相关图集】索尼:没落的日本贵族

由于没能跟上技术潮流,液晶电视方面落后于三星以及LG等竞争对手,智能手机的角逐中落后于苹果、三星以及中国手机厂商,索尼在亏损泥潭中难以自拔。索尼的没落,难免让人惋惜,但这是产业变化的基本规律,即便这十年索尼仍在增长,但终究会走向没落。索尼的今天也许就是其他企业的明天。

曾几何时,索尼几乎是日本乃至世界科技的代名词,是创新和品质的化身。不断推出的创新性产品,如收音机、电视、随身听、数码相机等,在同类企业中可谓傲视群雄,不断冲击新的时代潮流。然而,自从霍华德·斯金格2005年出任CEO,索尼就开始走向颓势。2008财年,索尼亏损29亿美元,2009年亏损4.41亿美元,2010以及2011财年,亏损数额分别达到32亿美元和56亿美元。如今,索尼市值已经由2000年的最高值1250亿美元下降到170亿美元,下降速度惊人。2012年4月1日,平井一夫出任索尼集团总裁兼CEO,但索尼颓势已定,回天无力。

技术索尼让位短期利益

索尼自1946年成立以来,用足足50年的时间走到了企业最辉煌的顶点,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走向没落。技术为本让位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进而丧失了技术索尼这一立企之本,是索尼没落的原因之一。

自1963年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以来,索尼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一次震动。然而,在1996年开发出平面阴极射线管技术之后,索尼再也没能推出一款让大家为之振奋的产品。而这恰好发生在出井伸之出任索尼CEO之时。

1995年出井伸之上任伊始,就重新定位索尼并引导其向多元化发展,提出“索尼再创业”的构想。他认为索尼不能只发展硬件产品,还应该发展软件领域,并开始大笔投资发展娱乐领域,还在几年后涉足金融领域。另外,索尼开始推进全球化发展,将业务部门分拆为25家小公司。

事实上,这似乎是很多企业都难以逃脱的宿命。一旦将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他们看重的已经不再是公司的长远规划,而是如何在任期内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至于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企业会怎么样,已经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作为华尔街的投资人,他们更关注的就是手中的股票如何上涨。出井伸之上任初期几年,正是全球股市大好的时候,将业务部门分拆成小公司,自然会受到投资人的欢迎。

而2005年出任索尼CEO的霍华德·斯金格非但没能改变这种局势,反而开始一味地降低企业成本,采取出售部门、外包运营等措施,并且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裁员,技术人员大批流失。这种看重短期利益的举措,开始背离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等建立索尼时技术为本的创业精神。

尾大不掉错失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视是与消费者接触最紧密的产品之一。电视也是索尼的核心业务之一,拥有业内最完整的产业链,只要索尼抓住技术创新,还是能在这个产业中保有一席之地的。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索尼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

在过去十年里,索尼从未停止对互联网的关注,但是尾大不掉的它最终还是错失了借助互联网崛起的机会。由于索尼的产品线太长,从耳机、医疗打印机及3D电影的生产设备,到家用录像机、电视机和相机、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有2000多款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毫不相干,难以形成优势互补。更糟的是,在众多产品中,索尼缺乏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正如一些从索尼辞职的技术人员所说,“已经不知道索尼到底是什么公司了”。

同时,冗长的产品线,为索尼树立了太多的竞争对手,内部也十分混乱,使其进一步发展的包袱过重,错失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机会。

其实,索尼错失互联网机遇的另一个原因仍在于技术创新不足。由于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减少及人才流失,使其创新能力大大低于美国及亚洲同行。

以索尼电视为例,1996年推出平面阴极射线管技术时引起全球电视产业的震撼。但是在三星及LG等竞争对手推出液晶电视后,索尼没能跟上技术潮流,当其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作出调整后,已经落后于上述韩企,最终不得不向它们订购产品。

而当全球通讯厂商都在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索尼再一次显示出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在智能手机产业中,索尼在新技术的研发上明显落后于苹果、三星以及中国手机厂商,一步步落入亏损。在与爱立信成立合资公司期间,生产手机款型有数十种之多,但没有一款停留在消费者的记忆中。直到2012年平井一夫担任CEO时,索尼才开始集中投资研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索尼进入智能手机的时间太晚,研发准备也不充分。

金融和音乐或成“救命稻草”

今年2月6日,索尼宣布出售PC业务,同时宣布将针对电视业务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举措。对于这一横跨娱乐、电子、金融、信息技术等诸多行业的大型跨国集团而言,未来在哪里呢?

就索尼而言,显然不会轻易放弃电视机部门。不过,索尼电视业务已经连续多年遭受亏损。据德勤咨询预测,在未来几年虽然有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但电视的销售额基本保持不变。从这一角度来说,索尼想从电视机部门获得营收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何况还要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那么智能终端呢?平井一夫虽提出“今后将集中投资研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三星以31.3%稳居第一,较2012年提高约2%。苹果15%占据第二,华为、LG、联想依次为4.9%、4.8%和4.5%。而索尼排名全球第六,仅为3.8%。抛去苹果、三星这两个对手不说,想跑赢华为等中国厂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随着用户换机周期的延长,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基本见顶。如果索尼加注智能手机,前景黯淡。

也许,金融和音乐会是索尼的一条出路。根据索尼2013财年业绩显示,金融业实现盈利13亿美元,约占索尼全年利润的一半;而音乐盈利4亿美元,收益保持稳定。

索尼的启示

一家技术至上的企业,如今却沦落到要以金融业为企业盈利支撑,我们的确应该对索尼的今天感到遗憾。辉煌了整整五十年的巨擘开始陨落,索尼的没落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

首先,企业应保持技术创新。

索尼没落的核心因素是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导致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在电视业务上,索尼紧抓平面阴极射线管技术不放,并错误地估计了液晶电视发展的前景和速度,结果失去先机。在智能手机方面,仍然创新乏力,未能推出引领行业的产品。

无论哪个行业,都要保持技术创新,稍有不足就有可能被自己淘汰。不仅索尼,摩托罗拉、诺基亚的没落都是需要企业引以为戒的警示。

其次,坚守但不自闭,保持与市场的联系。

在技术方面,没人会怀疑索尼的实力,但过度的自信带来了自闭。在录像机市场,索尼过分自信,固守自己的BETA格式并拒绝兼容,而竞争对手相互联合选择了VHS格式,最终,索尼被自己的固守束缚,被迫撤出录像机市场。

再次,摆脱企业病,灵活应对市场。

臃肿的企业形态,过长而缺乏核心的产品线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山头林立,导致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配合,无法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资源。要明白,市场永远是活的,是变化的,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改变僵化的管理体系,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幻。市场不等人,多一刻的等待就多一刻的失败。

另外,企业需要一个领袖,绝不是CEO那么简单。一个百年企业需要的是领袖,他要把公司当自己的一样对待,要为它的长远利益考虑,而不是迎合董事会,迎合华尔街的资本。

索尼的没落,难免让人惋惜,但这是产业变化的基本规律,即便这十年索尼仍在增长,但终究会走向没落。索尼的今天也许就是其他企业的明天,要记住的是,创新和竞争会伴随企业的始终,只有那些积极应对变革的企业才可能在竞争中站稳。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李嘉诚的进与退:看破外部环境 商业无国界
下篇: 罗振宇申音分手幕后:是要讲出什么大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