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安份的心,圆了我的创业梦
0 ihunter 2010/05

一个昔时在修建队里提泥桶的男孩,当过钢筋工,做过司机,卖过小菜。浮浮沉沉上十年,靠着诚信运营,他挣得了几十万产业,房、车网罗万象,稳稳扎根在武汉。致富不忘本。在他的年夜力资助下,今年上半年,故乡终于修桥通路了。

    全家六张嘴,只靠父亲一人挣工分

    祝双良,1965年出生于孝感云梦县下辛店镇祝嘴村。

    “在我的印象中,故乡是与世隔尽的。惟一一条与外界相通的路,一到下雨天,泥巴就有足足一尺深,底子出不了门。

    那时,我母亲四肢举动残疾,没有任何休息本领。而我们姐弟四个都还没有成年,糊口的重担就不断压在父亲的身上。还记得小时候,那时还没有革新开放,都是年夜团体休息,挣工分,因为家里休息力不敷,我们底子没有足够的口粮。我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良多时候,都是饥一餐饱一餐的,就更不用说上学读书了。”

    祝家四姐弟中只要祝双良上到了初中。“姐姐小学结业就开始在家里做农活了,两个弟弟也只读完小学,就掇了学。我算是最幸运的,上到了初中。之后,家里就再也承当不了我读书的费用了。”

    修建队里偷师学技术

    1981年,初中结业的祝双良16岁。

    “那时,我一点技术都没有,只能做些气力活儿。刚开始在镇上的一个修建队里打小工,帮人提水泥桶。”

    提及那段日子,记者看得出来,祝双良内心颇不平静。

    “一桶水泥有50多斤,我个子又比他人小,提起来极度费力,但我照旧对峙上去了。那时,一天的人为是一块二,而我在工地里一天三餐的开支只在七毛钱阁下,如许一个月上去,我还能给家里津贴个十几块钱。”

    提水泥桶的那段日子又苦又累,祝双良常常想,如果有门技术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向修建队里的钢筋工偷师学艺。“因为没钱拜师,我只能勤快点,一有空,就帮徒弟打打小工,偷偷地学着,徒弟一同头防着我,厥后,看我命苦,就把他的技术一点一点地传给了我。一年半后,我就转行做了钢筋工。”

    当上钢筋工后,祝双良有“成本”跟着修建队跑了,孝感、武汉、黄石、九江、襄樊都到过。就如许他在修建队干了整整三年。

    第一个淘金梦,碎了

    修建行业竞争非常狠恶。86年修建队崩溃了,祝双良一会儿失落往了义务。回到故乡的他,彷徨、手足无措。

    “那段时候,有人到村里来宣传学驾照。那时我想,有了驾照我就能走出往,大概能在都会找一份义务。”于是,祝双良把他的设法通知了父亲。

    “谁人时候学驾照比现在还贵,要2800块钱。这对我家里来说,几乎是个地理数字,可是父亲却非常支撑我,在村里东奔西走地给我乞贷。巨匠听说祝家儿子要进城,都非常愉快,也很支撑,能借的都借给了我。”

    揣着来之不易的2800块钱,祝双良开始在县里学车。一年之后,他终于拿到驾照,这时他已经22岁了。
123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2009年报检员测验教诲:商品检验检疫
下篇: 外贸,统统皆有年夜概!

相关主题